40度高温随警直击:警服搓得出盐的重庆 “焦”巡警

05.08.2015  10:36

8月3日16时,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交巡警正在进出解放碑要道上摆放磁性弹力柱。

本组图片由 赵紫东 摄

8月3日16时,渝中区交巡警使用磁性弹力柱分隔潮汐车道。通过潮汐车道设置加快解放碑区域车辆通行速度。

    新华网重庆频道8月5日电(赵紫东 实习生 张厚实)连日的高温让“火炉”重庆开启了“烧烤”模式。在8月3日晚高峰期间,本网编辑实地体验了交巡警勤务工作。

    16时许,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环岛。这时的太阳依然很毒,地面温度甚至达到55℃,渝中区交巡警民警站在马路中间疏导着交通。来来往往的车辆喷出浓浓的尾气,鼓鼓热浪让本就属于城市热岛的这里温度更高。过往的行人都行色匆匆,不愿在这么炎热的地方久留。

    此时交巡警正在烈日下车流中沿着道路安装磁性弹力柱,把传统的锥形柱更换为新型的弹力柱。据渝中区交巡警秩序大队民警冯涛介绍,由于渝中区较场口这边属于老城区,老旧城区的道路较为狭窄,过去使用锥形柱占地面积大,现在经过精确的计算,使用新型的弹力柱,可以大大缩小占地面积,增加车道的可利用面积。弹力柱底座带有磁性,不会被风吹到车道里,不会倒,这就减少了锥形柱经常被移动弄倒的问题。并且红白相间的弹力柱相对于蓝白相间的锥形柱更显眼。

    17时,在江北区观音桥环岛。这时正值晚高峰时期,来往车辆像一条长龙,但在交巡警的疏导下,显得井然有序。由于车流量太大,为了确保交通秩序,除了依靠红绿灯,民警的指挥也很重要。

    17时30分,江北区交巡警支队观音桥大队民警尹平已经执勤了半个小时,汗水顺着脸颊流下,警服早已湿透,但指挥的动作依然标准有力。尹平是全市有名的查酒驾的高手,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备受同事尊重。“我们晚高峰就是下午5点到7点半,这段时间车流量大,我们工作责任也重”尹平说。

    18时,在观音桥环道前往红旗河沟分流道上,另一名江北区交巡警支队观音桥大队民警魏还在热浪中指挥着车来车往。魏还不停地做着直行、左转等交通手势,汗水早就浸透了他的衣服。“衣服老是湿了干,干了又湿,下班后警服都能搓出盐”魏还说。

    19时,在红旗河沟立交桥下。这里还有一名江北区交巡警支队观音桥大队民警谭煌阐正在岗位上挥洒汗水,他的皮肤因为经常执勤被晒得有点黑,脸上像被雨淋过,头发也被汗水浸湿了,当被问到这么热的天气会不会给他造成什么困扰或问题时,他笑了一下说:“我们交巡警本身就是给别人解决问题的,自己的问题自己来克服”。(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