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名片]李俭康:高超织布技艺受外商青睐

18.04.2017  18:22

  4月7日,荣昌区海棠麻纺有限公司,李俭康在操作织布机。记者 张锦辉 摄

   工匠名片

  李俭康,男,57岁,重庆市荣昌区海棠麻纺有限公司(下称海棠公司)技术总监。

   推荐理由

  精通打麻、绩纱、上浆、挽麻芋子、排布和织布等各种夏布织造技艺。尤其在难度最高的织布环节,其技艺水平更是出类拔萃。

   曾获荣誉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度荣昌区十大“棠城工匠”。

  4月初,韩国釜山商人金兰九千里迢迢赶到重庆荣昌区盘龙镇,直奔海棠公司。仅仅经过1个多小时的考察,他就与海棠公司签订了200多万元的夏布采购合同。

  金兰九其实是冲着李俭康的名气而来的——作为海棠公司技术总监,李俭康拥有高超的夏布织造技艺。在他的指导下,该公司工人编织出来的夏布纱质细软、面平边齐、丝线稀密均匀、色泽清透,是难得的佳品。

  近年来,冲着李俭康之名主动向海棠公司“投怀送抱”的外国商人络绎不绝。今年以来,就有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10多名商人前来考察、采购夏布。目前,海棠公司到手的夏布出口订单已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

  名气如此大的李俭康,究竟是何许人也?

  4月7日上午,记者在海棠公司生产车间见识了李俭康的手艺。他坐在一台木质织布机上织布,下腰、踩踏板、双手翻飞丢梭、推筘——只见他手脚腰并用,不断地重复着这一连串动作,非常娴熟。伴随着织布机吱嘎、吱嘎的声响,装满纬线的梭子以两秒一个来回在左右手及经线之间快速地穿梭,让人眼花缭乱。不经意间,经线和纬线已无数次交织在一起,慢慢形成了一块夏布。

  海棠公司董事长李俭明这样介绍李俭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海棠公司的“镇企之宝”,精通打麻、绩纱、上浆、挽麻芋子、排布和织布等各种夏布织造技艺。尤其在难度最高的织布环节,其技艺水平更是出类拔萃。

  荣昌夏布以苎麻为原材料,其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苎麻丝线易断,织布时,织布者对腰力的掌控非常关键。如果下腰时力量过小,会导致经线松弛,织出来的布布面不平顺、丝线稀密不均;如果下腰时用力过大,则容易崩断经线。这种情况下,无论织布者丢梭子的速度有多快,都会因为不得不停下来接线而大大影响织布速度。

  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夏布织造技艺领域,普通手艺人织一匹0.36宽、22米长的夏布,至少需要十七八个小时,且一级(最优等级)布产出率通常只有百分之七八十。

  相比之下,李俭康织布的速度和质量,都在国内处于最顶尖的水平——他能够在13个小时内织完一匹布,同时,一级布产出率高达95%以上。

  高超的技艺并非一蹴而就。

  李俭康出生在夏布编织世家,6岁就向母亲学习挽麻芋子,12岁跟着父亲学习夏布织造的各种技艺。14岁,已能够独立完成织造夏布的所有流程,自己编织夏布去卖。经过多年的锤炼,他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夏布织造高手。那时,他把织出来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往往几分钟之内就会被“抢走”,而且价格还比人家高出10%。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不断有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至今,李俭康已收徒120余名。这些徒弟遍布于盘龙镇数十家夏布生产企业中,大多已成长为夏布织造能手。

  “织造夏布是一门非常枯燥的技术活儿,并非难学,而是需要心静、有恒心、有毅力。”回顾自己数十年的“夏布人生”时,李俭康期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及技艺传承给更多人,让荣昌夏布永放光芒。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