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巴渝工匠”刘平:技能+品格成就工匠精神
(刘平正在对新设备进行调试)
今年50岁的刘平,是一位集“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国家级技能大师。
在众多的荣誉和成绩中,有一个荣誉对刘平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那就是2016年第一届重庆十大“巴渝工匠”。“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评上,因为重庆作为工业城市,有这么多优秀的技术工作者,我觉得自己的技术并不算顶尖,被评为‘巴渝工匠’真的很意外。”刘平谦虚地告诉记者。虽然有点“意外”,但意外之余刘平还是非常开心,“因为这是家乡对我的一种肯定。”
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刘平的回答朴实而有力:“作为技师,要掌握精尖的技术才能成为工匠;而同时拥有高超技能和踏实刻苦品格的人,才能被称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一身绝活 为“神舟”系列火箭升空保驾护航
从2002年到2014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刘平所在的团队不断攻关,为火箭升空保驾护航。他们主要为“神舟”系列火箭加工岩期管、爆炸螺栓、喷管等零件,这些优质的零件为火箭顺利升空提供保障,包括刘平在内的技术人员们,也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提到“神舟”系列火箭,刘平难掩自豪的神色,他告诉记者,参与这项工作是光荣的使命,每次看到火箭升空时,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你看!神舟有我做的东西!”
为“神舟”系列火箭加工零件的技能大师刘平,在18岁刚参加工作时,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操作工。在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金工车间里,做着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
(刘平正在整理徒弟们需要学习的资料)
“车工怕车杆,钳工怕钻眼”,这句俗话说的就是技术工人们最不想碰到的零件类型。在金工车间,刘平每年生产加工各种规格品种的疑难杂件300余件,完成定额生产任务的200%以上,质量指标达到99.9%——也就是说,每生产1000件产品,可能报废或者出现瑕疵的产品只有一个。
从初出茅庐,到熟练掌握模具、多头梯形螺杆、薄壁件、细长轴的加工,钻头、刀具的刃磨等技术,背后是刘平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刻苦磨练。
临危受命 创新成果为公司增收百万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们经常会遇到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的零件,按照常规方法根本达不到技术要求,这就需要采用“精密加工”的方法。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刘平总是仔细研究,不断修正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反复调试程序,直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比如,一个军工产品中有个名叫导管的零件,内环形槽口径小、深度长,尾部毛刺很难去除干净,刘平为此独立设计了一项导管尾部毛刺去除工艺,解决了该导管尾部去毛刺难的问题,直接为公司增加了100万元的经济效益。
2016年,公司开发的一款可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四偏心蝶阀,由于其中一套关键零件的加工条件、加工精度、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都非常特殊,公司询问和调研国内外多家知名设备制造生产厂商后发现,要么设备价格非常昂贵,要么无法达到工艺技术要求。
刘平再次临危受命,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攻关,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终于在2018年初找到了合适的加工装备和工艺技术方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项工艺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解决了该款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瓶颈,为该产品年市场订单跃上1000万级台阶做出了很大贡献。
退居二线 带徒弟传承工匠精神
(刘平向徒弟讲解设备操作方法)
如今,作为首席技师,带新人、培养骨干、解决疑难杂件、摸索新设备的使用、参与管理等已成为刘平的主要工作。
从2007年起,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技能型人才的引领作用,公司让刘平从一线操作岗位退居二线,让他带领一个团队主要从事技术攻关、新产品样机试制、更换改造老旧设备、培养新人等技术指导和工艺协调工作。2012年,他的工作室被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多年来,刘平先后带徒50多人,培养了一批技师和高级技术工人,他的徒弟们多次在行业(集团)和省(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
最近几个月,跟在刘平身边学习技术的有四个徒弟,其中最小的一位才20岁,刘平对徒弟们的评价是“踏实”、“肯学”。刘平告诉记者,带徒弟带到后面其实不是带领,而是相互交流的过程,他也和这些后辈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对于正在开展的第四届“巴渝工匠”评选活动,刘平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现在制造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个行业虽然辛苦,但通过时间积累也能够成就高超的技术水平。我希望制造业能走出更多的‘巴渝工匠’,吸引更多年轻人过来。”
(刘平在车间和徒弟交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