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在北碚留下了什么?

14.10.2015  11:07

  北碚缙云山千年古刹缙云寺旁,有一座古代文人的雕塑——冯时行,雕塑前的文字介绍了他的生平。

  冯时行是宋代文学家,被民间称为“巴渝第一状元”。他少年时在缙云山求学,公元1124年中进士,后因力主岳飞抗金被贬,于缙云山下结庐授课。其诗文作品很多,著有《缙云文集》43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八角井、洛阳桥、状元碑……10月9日,记者来到北碚,寻访“巴渝第一状元”曾经的足迹。

  冯时行是否真的中过状元?

  有一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曾在历史的文学长廊中留下熠熠生辉的一笔。因为支持岳飞抗金的爱国行为,他还被民间称为“巴渝第一状元”。他,就是冯时行。

  据《重庆市北碚区志》记载,冯时行1100年出生于恭州巴县乐碛(今重庆渝北区),号缙云,人称缙云子、缙云先生。

  我市文史专家李萱华介绍,冯时行1114年-1122年间寄居在缙云寺内,并在缙云学府求学。他还留下了七律《缙云寺》:“借问禅林景若何,半天楼殿冠嵯峨。莫言暑气此中少,自是清风高处多……

  1124年,学成后的冯时行考中进士,此后,历任奉节尉、江原县丞等官职。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

  1138年,冯时行奉召入京任左朝奉议郎(即:皇帝身边的咨询官)。彼时,金兵已占领汴梁十载,抗金将领岳飞等率领军民与金兵浴血奋战。但以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反对抗金,主张议和。

  冯时行对于这样的卖国行径十分痛恨,他冒死晋见宋高宗,呈上《请分兵以镇荆襄疏》,奏金人议和不足信,请皇帝选大臣重兵镇荆,使岳飞得以专力致于江汉间。但此举却惹恼了宋高宗。1141年,冯时行被贬。

  李萱华介绍,1144年初,冯时行重返缙云山,在山下的梁滩坝开办学堂。十余年间,他过着茅棚竹舍的清苦生活,著诗作文,教授学生。1158年,秦桧死后两年,冯时行重新被启用。1162年,冯时行病逝于雅州(今雅安)。

  冯时行是否真的中过状元?李萱华告诉记者,古今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据了解,《宋状元录》中确实没有关于他的记载。据《四川通志》记载,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就此曾作过考证,称冯时行是北宋进士,排92位,因才华出众,皇帝赞其有“状元之才”。

  李宣华称,冯时行所处北宋动乱时期,他不仅是一个对人民“有惠政”的地方官,而且忧国伤时,支持岳飞抗金,老百姓敬仰其爱国行为,所以尊称其为“巴渝第一状元”。

  冯时行的诗文作品很多,《缙云文集》43卷中大部分是歌咏巴蜀的名山大川,但年久散佚,清编《四库全书·缙云文集》仅存四卷。

  八角井、状元碑与冯时行有何关系?

  今天的北碚还留下了哪些冯时行的印记?

  记者在缙云山缙云寺西北100余米处,看到了一口古井。古井旁,竖立着冯时行的雕塑。

  古井深约10余米,池水澄碧,常年不涸。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沿井壁有石阶直通井底。井上石栏是用青石砌成的八角形。古井正前方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八角井”。

  这口八角井与冯时行有何关系?

  缙云山管理局保护管理科负责人严天兵告诉记者,冯时行少年时在缙云山求学的8年间,时常到这井中洗墨,因此这口八角井又叫“洗墨池”、“状元井”。

  而井上的石栏,是为了参观者的安全,于1953年修筑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时行的故事,2011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了八角井旁的冯时行雕塑。

  在缙云寺山门前,有一座进入景区和缙云寺必经的桥——洛阳桥。桥宽约4米,路面为沥青路。

  严天兵介绍,洛阳桥与冯时行也有关系。相传,冯时行求学时常在桥上迎着朝阳洛诵(意为“反复诵读”)诗文,洛阳桥由此得名。

  2005年之前,洛阳桥为小石拱桥,横跨溪涧。桥身为青石筑成,护栏也为青石材质,桥面为石板路。2005年,为了游人安全,桥面被拓宽,原来的桥拱也用水泥进行了加固。

  除了缙云山上的八角井、洛阳桥,从重庆主城驾车前往北碚,高速路下道后不远,有一处叫“状元碑”的地方,也在默默地讲述着冯时行的故事。

  “状元碑这一片过去叫梁滩坝,位于缙云山下,是当年冯时行被贬之后办学堂的地方。如今这里是北碚的行政中心。”李萱华告诉记者。

  据《巴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元年,官吏胥从化在缙云山山麓梁滩坝立碑,碑上镌刻“状元乡”三个字,以示对冯时行的纪念。到清代乾隆年间,碑字仍清晰可见。

  由于年代久远,明代刻的“状元乡”三个字早已风化脱落。1939年修筑公路时,碑岩也被凿毁。公路修成后,有关人士在路旁石岩上重刻“状元碑”三个字,十年动乱中被铲去。虽然被毁,但“状元碑”这个地名却一直流传至今。

  北碚能否借冯时行打造学府之城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在北碚的故事,市民了解得并不多。对于冯时行本人,市民更是知之甚少。

  “冯时行是古代文学家的杰出代表。”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表示,古代旅居或路经重庆的文学大家不少,但真正土生土长的文学家却屈指可数,冯时行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据了解,在宣传有关冯时行的状元文化方面,北碚做了一些探索。

  2005年初,为纪念冯时行,北碚区将状元碑的一条马路命名为“冯时行路”。

  2009年,北碚区投资350万元,在位于状元碑的缙云文化广场竖起了生态文化景观雕塑。其中,13座名人雕塑中就包括冯时行雕塑。

  状元碑公交车站、状元碑轻轨站……这些站名也不无刻印着“状元”的痕迹。

  李萱华认为:“人们对冯时行的认知度不高,说明我们对有关冯时行的历史资料的挖掘、梳理还不够,在整体的宣传包装上也还欠缺力度。

  “今天的北碚俨然是一座学府之城,而早在宋代,冯时行在缙云山求学、办学,这条北碚的文脉延续近千年,直到今天。”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向记者表示。

  罗兹柏说,今天的北碚有西南大学这个重要的学府,而抗战时期,陶行知等教育家来到北碚办学,追溯到更早,就是冯时行的求学、办学。

  罗兹柏建议,北碚可以借冯时行的“东风”,以此为契机,打造学府之城、英才之城的品牌。

  “目前需要对这条文脉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提炼、激活和呈现。”罗兹柏称,“比如,可以在状元碑地铁站的长廊里呈现冯时行的故事,从过去一直讲述到今天的西南大学,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现。让文脉的传承渗透在今天,让今天的人们来到状元碑,来到北碚,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学府气息。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