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77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31.03.2016  11:22

渝农复〔2016〕70号

 

市发展改革委:

现提出《关于加快编制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发展规划的建议》(第0377号建议)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代表时参考。

渝东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发展区和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把生态涵养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在渝东南地区大力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组织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着力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狠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兴朝阳产业,至2015年底,累计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田园3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镇3个、示范点14个。

我委在牵头编制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初步确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着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挥渝东南山区资源多样性的优势,突出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土特产品;做大做强草食牲畜、冷水鱼、中药材、蜂业、牛羊、土鸡、特色粮油、高山蔬菜等优势产业,打好“山货”牌;推广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养,扩大专业化生产,突出绿色、高效、优质、安全,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基地。

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落实《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城郊游、高山游、民俗游、观光游,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着力开发、传承并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加强农村文化遗迹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着力将渝东南打造成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武陵山民俗特色农业休闲区。

三、精准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渝东南符合条件且自愿搬迁农村建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扎实抓好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相关项目整合,增加投入,配套完善水、电、路、网、环卫及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把集中安置点建成美丽乡村。加强和创新集中安置点社会管理,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引导搬迁农户熟悉新环境、融入新群体、开始新生活,保持社区和谐稳定,实现搬迁后的宜居、安居、康居。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因地制宜推广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积极开展生态农业试点村建设。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广泛应用,积极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推进秸秆、禽畜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节约化利用。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对农产品产地周边污染源的监管,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抓好渝东南武陵山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3月24日

 

(联系人:杨海林,联系电话:89133285,邮政编码:401121)

 

 

 

公开标志:主动公开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3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