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0015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07.03.2017  11:35

渝农复〔2017〕15号

 

市编办:

现提出《关于调整优化我市蚕桑管理体制的建议》(第0015号提案)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委员时参考。

重庆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为全国主要蚕区之一。从80年代中期到2005年是蚕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仅次于浙江、四川、江苏,居全国第四位。此后10年,我市桑园面积由高峰时的140-150万亩减少至96万亩;发种量由250万张降低至目前的40-50万张;蚕桑总产值也由全国第4位降至第九位。我市蚕桑产业已经步入低谷期,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一是需求端。外贸市场持续萎缩,价格低迷,内需不振;二是供给端。品种与质量提升乏力,精深加工滞后,效益提高不明显,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有待加强;三是劳动力不足。栽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力紧张。加之持续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蚕桑产业管理体制问题只是众多原因之一。

早在10多年前,市政府决定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含蚕桑和蚕种的生产管理)从农业口剥离出来,归口经贸委。其后,又由市商务委管理,形成市蚕丝绸产业“一条龙”管理体制。主要考虑就是蚕桑生产不同于一般农产品,受精深加工和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影响大,形成“一条龙”管理,有利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有利于上下游联动,从而提升蚕桑产业发展后劲和活力。就目前来看,蚕桑产业要走出低迷,走上持续发展的正轨,除了努力拓展传统市场、强化产品提档升级以外,更要强化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多业态经营。因此,我市蚕桑产业“一条龙”管理体制不是要弱化,而是更应该加强。

目前,我市蚕桑产业管理体制,市级层面由市商务委归口管理,涵盖产、加、销“一条龙”,龙头是健全的。关键在于区县层面,区县蚕桑产业归属外经局、林业局,国资委管理,其余的蚕桑生产和蚕种仍归属农业部门。我们认为,要完善蚕桑管理,首先应该以市级归口管理部门为标准,无论市商务委或是市外经贸委,应该市级和区县一致,上下对口,形成真正的上下与产业链的“一条龙”。

总之,蚕桑产业管理体制和归口管理部门的调整以及职能的划分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执行。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2月28日

(联系人:胡永庆,联系电话:89133250,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3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