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让司法队伍更加贴近职业化专业化

22.07.2016  12:16

    2014年7月,我市被中央确定为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2015年9月21日,我市启动了以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建立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和区县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市级统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在市二中法院、市检察院二分院,黔江、渝中、荣昌、梁平法院、检察院10个单位进行试点。

 

    10个月过去,我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如何,改革后,各试点法院、检察院,有何改变?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去年9月21日,我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首批10个试点单位进行了人员分类管理改革。通过法官、检察官遴选,探索建立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

 

    “选好员额内法官、检察官是人员分类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丰川介绍,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是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分成法官、检察官及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大类,并按照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9%确定法官、检察官员额。

 

    2015年11月,我市首批员额制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完成。遴选员额制法官250名、检察官161名,分别占试点法院、检察院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1%和28.2%。

 

    司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渝中区法院是试点改革单位之一。该院经过法官员额制改革,原本117名法官,遴选出67人入员额,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29%。

 

    法官、检察官遴选过程优中选优,实则是在人员上“做减法”。那么,案多人少的矛盾是否会更加突出?

 

    “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就是推进司法队伍更加职业化、专业化。”李丰川举例说,以前,法官除了审判案件,还承担了文书送达、保全、材料汇报等大量事务性工作,经常忙不过来。

 

    “改革后,这些事务性工作,就交由法官助理完成,让法官把精力集中到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市高法院副院长黄明耀介绍,我市5家试点法院还招录了30名法官助理,严格按照司法人员分类管理要求,探索建立起由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的新型审判团队。

 

    同时,通过重构诉讼服务中心、成立民事财产保全中心,各试点法院实现了审判辅助事务集中管理。“这样一来,既可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又能保证一线法官集中精力办案。”黄明耀说。

 

    据介绍,改革以来,在员额内法官、检察官人数减少、案件数量增加、人均办案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试点法院审结案件数同比上升22.14%,试点检察院审查批捕批准件数、审查起诉审结件数分别同比上升15.47%、25.14%。

 

    改革为年轻人预留发展空间

 

    司法改革前,渝中区检察院“80后”检察官张辛秋是独立办案的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后,她成为检察官助理。

 

    遴选过程,有入额,就有淘汰。像张辛秋这样未入额的司法人员,未来是否还有“盼头”?

 

    对此,李丰川表示,员额制法官、检察官的遴选,严守中央确定的39%的员额比例“红线”。我市首批遴选出来的法官、检察官仅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1%和28.2%,比中央确定的比例低8-10个百分点。

 

    “其目的就是为人才梯次发展腾出空间,让年轻干警对职业前景有积极的预期。”李丰川说,目前,我市首批试点法院、检察院已经完成了三类人员定岗定位工作。试点法院确认了司法辅助人员373人、司法行政人员127人,分别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46%和16%;试点检察院确认了检察辅助人员288人、检察行政人员74人,分别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50.4%和13.0%。

 

    “改革后,三类司法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实现法官、检察官职业化、专业化的同时,也为今后全市统一调配使用员额预留了空间。”李丰川说。

 

    同张辛秋一样,市检察院二分院检察官黄超也在这次遴选中“淘汰”,现在是一名检察官助理。“司法改革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黄超表示,他虽然没有入额,但并不灰心。“以后的机会还很多嘛,我要比以前更加敬业和努力,为下次遴选打好基础。”

 

    遴选过程严格公正

 

    确保“可进可不进的”一律不进

 

    具备什么条件的司法人员才有资格入额?

 

    “法官的遴选过程,竞争非常大。” 渝中区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陈卓是首批入员额的法官。他说,自己通过入额基本条件审查、业绩考核、入额考试、面试等环节,才成为员额法官。

 

    “法官、检察官的遴选,我们坚持严格标准、择优选拔、公正公平、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可进可不进的一律不进。”市委政法委执法督查处处长张强说,遴选通过“考试+考核”双测评、“书面+面试”双审查、“政治+廉政”双把关,层层选拔出高素质办案人才。

 

    “经过这样严格的选拔成为员额检察官,我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的存在。”市检察院二分院检察官万伟说,今后,无论在办案水平还是责任心上,他都必须达到更高的水平,才对得起“员额检察官”这个招牌。

 

    据介绍,法官、检察官遴选,在领导干部入额的“门槛”上也有明确规定。“同普通法官、检察官一样,领导干部入额也必须符合‘三有两必须’条件,即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一线办案经历、独立办案能力,每年必须直接办理一定数量的案件、必须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张强说。

 

    据了解,我市首批试点法院、检察院政治部(处)主任、纪检组长共19人,首批一律不入额,2名副检察长因不具备一线办案经历也未报名参选。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