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旅游途中所购首饰5成是假货 近3成以次充好

09.09.2015  16:37

    新华网重庆频道9月9日电(赵紫东)在旅游期间买件当地的金银宝石首饰回家当纪念品是不少市民的习惯。但是您花高价买回家的首饰是真的吗?今日,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院对外表示,根据近年来市民送检的珠宝首饰结果统计显示,在旅游时购买的首饰近五成是“不靠谱”的。

    旅游所购首饰五成是假货

    近三成首饰以次充好卖高价

    50岁的刘阿姨今天将自己带了5年的玉手镯拿到了检测站检测。

    2010年刘阿姨一家人前往云南旅游。在旅游时,刘阿姨听到导游介绍云南产玉,便在导游推荐的玉石店中花3000元购买了这支天然翡翠玉镯。

    “这支玉镯还打了5折。”刘阿姨介绍,当时她在玉石店通过导游找到销售主管,主管给她的折扣让他很心动。

    不过最后的检验结果却让刘阿姨失望了。经专家鉴定,手镯虽然外表透亮,但是内部被人工注胶,不是天然产品,价值不大。

    “市民送检的珠宝首饰,假货最多的还是在旅游时购买的。”重庆市珠宝玉石与贵金属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王璇介绍,根据近年来市民送检的样品统计,有近五成的假货是市民在旅游途中购买,在剩下的正品中,又有近三成是以次充好的商品,且以次充好的比例正在增加。

    王璇对以次充好比例增加解释说,由于政府部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以假冒真的销售方式由于风险高正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次充好卖高价。

    她说,以钻石首饰为例,一些无良商家将净度和切工很差的钻石冒充优质钻石出售,以赚取中间巨额差价。

    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给政府部门的查处带来了不少的难度。

    国外旅游购买的首饰也存在欺诈现象

    有市民可能会问,如果国内旅游途中购买的首饰不靠谱,去国外旅游买的总可以放心了吧?

    王璇介绍,检验站近年来也发现过市民在国外旅游带回来的首饰是假冒产品的情况。以东南亚地区的为盛。

    她介绍,国外的无良商家一般是利用中国游客英文不好的弱点,口头告诉游客首饰是纯天然产品,但在销售单据上却注明是人工合成产品,让游客哑巴吃黄连。

    购买首饰认准鉴定证书上三个标识

    骗子那么多,如果市民在旅途中确实想购买首饰当纪念品怎么办?

    王璇给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购买首饰的地点尽量选择市区内的大型正规有品牌保障商场,避开景区内实力不强的小商小贩和流动摊贩。

    其次,购买时一定要查看是否有CMA(中国计量认证/认可)、CAL(中国考核合格检验实验室)、CNAL(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标志的鉴定证书。在鉴定证书上这三个标志有一个都可以放心购买,如果三个都齐全则质量等于上了“三保险”。

    最后,王璇建议市民不要迷信网上流传的首饰鉴别方法。“黄金类的饰品鉴别稍微还好一点,天然宝石的鉴定就比较困难了。”他说,天然宝石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在自然条件下,并不是每一块宝石都完全符合鉴别方法列出来的要点,普通市民用肉眼也很难分别宝石真假,最好还是将首饰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验为好。(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