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重庆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系列谈之③

23.06.2018  02:25
市城乡建委主任乔明佳:
  扎实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
    市城乡建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重点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海绵城市建设和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三方面发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目前,全市已启动“清水绿岸”专项建设工作。该工作以黑臭水体整治为契机,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持续提升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主城区次级河流全流域治理,把黑臭水体变“废”为宝,全面修复水生态系统,打造清澈灵动的生态河流、鱼翔浅底的自然景象、生机盎然的绿色河岸、舒适宜人的都市庭院,让城市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具体来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面,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市48段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按照住建部、环保部2017年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基本消除黑臭,公众满意度90%以上)效果评估的要求,全市48段黑臭水体公众评议满意度均在90%以上,全部达到住建部、环保部要求的“初见成效”目标。今年,市城乡建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水体长制久清有关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各区县进一步深化城市水体长制久清工作机制和相关工程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了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方面的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体系,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一是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力争尽快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常态化管理,并建立考核机制,争取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对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二是以海绵城市为抓手,推进黑臭水体流域整治。结合全市48段黑臭水体流域整治,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引,重点启动2至3个流域建成区海绵城市改造示范工程,切实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开展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长江、嘉陵江两侧岸线总长约394公里,是我市宝贵的自然资源。从城市建成区“两江四岸”的现状来看,存在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公共开放空间较少、亲水性不够、游憩设施不足、建筑风貌不佳、消落区乱搭乱建、乱倒乱堆、乱填乱挖、乱耕乱种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有必要对现有规划进行全面优化提升,特别是在滨江地带要保留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提供给市民游憩。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优先、人文优先,立足“百年大计、时代精品”的宗旨,传承历史文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使“两江四岸”山清水秀的“颜值”更高,开放共享的“气质”更佳。目前,相关部门在调研上海、天津、成都、武汉等地区滨江水岸治理的基础上,正在开展“两江四岸”地区的现状调查分析,编制“两江四岸”地区的统筹规划和实施方案,近期将报市委、市政府审议。
  “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将统筹整体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品质,分段实施,全力做好自然生态功能修复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和岸线功能,开展消落区生态绿化建设,治理环境污染顽疾,整治滨江护岸、优化滨江建筑布局、提升滨江建筑品质,强化“两江四岸”休闲生活、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增强空间的可达性、参与性和舒适性,让市民更加便捷地亲水、戏水、乐水,真正把主城区“两江四岸”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