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财政加力看好“钱袋子”看住“用钱人”

20.04.2016  10:03
  积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管理、服务民生改善。近日,市财政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紧盯财政资金和政策,从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构建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资金安全等方面,提出了2016年财政监督的三大方向。
  公共财政是花纳税人的钱,财政分配又直接事关公共福利和社会公平,关系到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实处、用出效益,是财政工作的题中之义和应尽之责。
  在财政监督上,市财政局近些年一直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既做好“权力减法”,制定并公布财政权力清单;又做好“制度乘法”,织密财经制度网,把财政资金关进笼子;更做好“监督加法”,强化精准监督,让财政资金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让财政干部自觉在约束中工作,让预算单位习惯在监督下用钱。
  打铁自身强硬。坚持正人先正己,全面实施内部控制,把廉政纪律、财经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成为管人理财的尺子,增强财政监督的公信力。今年,市财政将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重点聚焦预算管理、资金分配等业务环节,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主要是完善内部管理基本制度和主要业务领域的专项内部控制办法,构建完整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体系。深入开展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对发现的关键风险点、管理漏洞进行整改修补。
  突出专项重点。政府性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财政监督要立竿见影,除了建立严格规范、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之外,关键是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专项重点。今年,市财政将把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作为重点,围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围绕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管理、国库资金安全、非税收入征缴等重大财税政策开展监督检查,促进政策制度完善。围绕差旅费、会议费、津补贴等费用列支标准和范围,乡镇“赞助费”等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治理,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整顿市场秩序。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以保障财务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有效执行为重点,以会计信息真实性和透明度为切入点,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今年,市财政将继续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重点检查关系国计民生和财税改革的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开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督,探索分类评价和分类监督。同时,完善社会信用信息的财政应用机制,将企业信用信息记录作为财政资金分配、政策兑现、资金监管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