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防汛抗旱宣传呈现多元化多形式多媒介模式 

01.07.2016  03:03

        我市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的新闻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紧扣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市委宣传部提前作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安排。截至6月21日,各媒体累计刊发防汛抗旱相关报道3000余篇次,其中整版以上报道篇幅达100余次,全媒体推送15000余篇次,累计阅读量超过3000万人次,为防汛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提前安排,精心组织。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做好汛期宣传报道工作,3月初,市委宣传部召开专题会议,提前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媒体安排骨干记者对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灾情。入汛后,在每日协调会、每周调度会和《一周报道提示》上,对加强汛期安全工作宣传作出具体部署;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通知,第一时间提醒各媒体做好报道。

        二、把握导向,突出重点。市委宣传部要求各新闻单位,把抗洪救灾工作正面报道和舆论引导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一是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按统一安排进行报道,防止负面炒作。二是突出宣传报道重点,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安排部署;宣传党委、政府把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开展抗洪救灾的工作动态;挖掘宣传抗洪救灾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报道气象部门对中短期天气、水雨情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极端灾害性天气等预警信息,加大灾害天气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同时,将防汛抗旱舆情作为监测重点,实行24小时全面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有效引导网上舆情。

        三、积极稳妥,正面引导。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同时,抓住3月31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5月1日全市进入汛期、6月1日全市进入主汛期三个关键时间节点,按市里总体部署进行了重点报道,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6月18日,我市迎来入汛以来的最大强降水,各媒体持续关注,于19日头条刊播政才书记连夜研究部署防汛抗灾工作报道,并推出“强降雨来袭”“抗洪抢险”“关注暴雨洪灾”等专题、专栏。《重庆日报》及农村版刊发防汛稿件67篇、图片33幅,14名记者参与防汛报道;《重庆之声》随时在栏目中插播最新动态消息;《重庆电视台》多个直播组奔赴一线现场,实时更新报道;各都市报报道各有特色,既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又突出反映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防汛救灾工作的举措、进展,还客观报道了灾情和救灾动态,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今年以来涉及防汛抗旱的相关报道,各媒体均通过所属网站、“两微一端”进行全媒体推送,实现多媒体滚动发布天气预警信息,与时间赛跑提前告知险情。华龙网的《重庆多地出现大到暴雨 38万人受灾》专题,全面集纳本市媒体的相关报道;《重庆晚报》的视频栏目“重庆一分钟”制作推出大量记者实拍抢险救援的视频,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稿源:市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