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十二五”环保工作亮点纷呈

23.11.2015  12:13

环境质量得到切实改善。与“十一五”相比,二氧化硫、PM10年日均浓度分别下降62.9%、36.5%,年平均优良天数占比91.7%,居全市前茅。城市水域满足功能区要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总体低于国家标准,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饮用水标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8㎡。

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区环保投入总额达6亿元,专门用于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治理,建成新城、青杠2座污水处理厂和渝东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老城区管网日趋完善,建成21个小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和13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65.7%以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6%,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污染减排全面推进实施。推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完成重啤黔江分厂锅炉煤改气,建成弘扬建材弘龙水泥、正阳新材料水泥及火电生产线旋窑烟气脱硝治理系统,关停弘扬建材弘天水泥、博龙食品粉丝生产线、玉塔食品和黔欣等5家煤矿,新建天然气管道(含入户管网)345公里,城区气化率达86.67%。总量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2014年比2010年分别下降6.28%、6.39%、0.88%。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累计投资0.67亿元,完成森林工程建设11.3万亩、天然林保护12.5万亩、退耕还林8.5万亩。推进民生实事,完成册山迎宾大道、高速公路、阿蓬江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和打造52个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累计建成沼气池20000余口,取缔养殖场99家、完成治理158家。

绿色创建全面稳步推进。创建市级绿色学校2所、区级绿色学校26所,市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31个,基本无煤区6个,安静居住小区5个,噪声达标区2个;基本无煤区面积达6.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面积达19.69平方公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7.5%。

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区环保部门人员编制由“十一五”末59名增至81名,内设机构由6个增至9个职能科室队站,引进硕博高学历人才达15人,全区环保系统干部整体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切实提高。5年累计争取到位国、市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配齐了环境监察、应急、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专用设施设备,环境监测与执法能力标准化建设相继通过市级验收。渝东南环境监测中心、环境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分中心、“12369”环保投诉分中心、放射与辐射管理分中心业务工作辐射渝东南地区。30个街道、乡镇均设置环保机构,落实环保工作人员7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