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再现汉景帝地下王国 免费参观东方维纳斯

05.02.2015  12:30

  

  参观者拍摄“东方维纳斯”——汉代着衣俑。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跽坐俑。

  

  ▲失传的六博棋棋盘,它是象棋、国际象棋、将棋的鼻祖。

  

  2000年前的陶灶模型。 (资料图片)

  记者 李晟 报道

  2000年前的汉代,老祖先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地下文物特展”将会告诉你答案。

  昨日上午,这个展览在三峡博物馆拉开大幕,包括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汉代着衣俑等在内的120件展品,首次向重庆市民展示了大汉帝国丰富多姿的社会画卷。展览持续到5月31日,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东方维纳斯赤身裸体面带喜色

  此次展出的汉代着衣俑小巧喜气,它们面带微笑,每个有真人1/3大小。它们都来自阳陵的从葬坑,其中有披坚执锐、英姿勃勃的武士俑,有褒衣博带、秀姿绰约的侍从俑,还有身遭斧钺、神情诡秘的宦官俑……

  乍一看去,绝大部分的人俑都没穿衣服,赤身裸体地矗立在展厅中。汉阳陵博物馆馆长候宁斌说,其实,最初这些陶人俑们都穿着漂亮的丝麻衣服。后来,陶俑留下来,身上的衣饰连同木头制成的手臂却在2000年的岁月流转中腐烂了。所以,陶俑便成了如今身无寸缕、断臂而立的模样。

  年代久远,候宁斌说,汉景帝在位期间,政策开明宽松、社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陶俑看起来也都比较喜气。

  抱膝而坐在汉代是礼仪大忌

  双膝在前,脚底踩着地面坐在地上,是现代人常见的坐姿。可你知道吗,在汉代,用这种坐姿与长者和尊者交谈和用餐,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汉代标准的坐姿是什么样的呢?展厅里的一对跽坐俑展示了汉代人的标准坐姿——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称之为跽坐,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跪坐方式。

  候宁斌说,在汉代,人们以跽坐为合乎礼节的坐姿,还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为基础的礼仪制度。跽坐是正坐,在会见客人、饮宴、议事或者与长者、尊者交谈等正式场合下,必须正坐,否则就是失礼。

  这一传统的坐礼还影响着周边国家,至今日本、韩国还保留着我国传统的坐礼。

  2000年前的灶构造现在还在用

  展厅的玻璃展柜里,一个2000年前的陶灶模型再现了汉代人们的厨房构造,陶灶模型上,火门、烟囱一应俱全。让我们感到惊异的是,汉代人们所用的灶台与我们现在的灶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构造和功能也差不多。

  候宁斌说,人们当时已经用上了案板、刀等厨具。同时,张骞通西域以后,引进了黄瓜、大蒜、胡芫、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蔬菜和水果品种,大大丰富了烹饪原料,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件大事。

  此外,汉代的调味料也丰富起来,除了酒,还有盐、酱、葱、姜、蒜、饴、蜜、油等,使菜肴的口味更加丰富多变。在烹调技法上,除了羹、脯、炙等,烩、炒等也广泛的用在汉代的烹调中。

      选稿编辑:张应梅

      链接: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2/05/c_1114257397.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