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满满!老人住院画6幅画给医生护士点赞

31.03.2017  22:30

3月30日,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皮肤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78岁的缪新老人这天出院,他把住院9天里发生的点点滴滴,用6幅速写记录了下来,送给朝夕相伴的医护人员。医院里,没有画板,老人就找来一摞厚厚的诊疗单代替,用一截不足两寸的铅笔头,一边输液、一边画画……

巧的是,30日这天正好是国际医生节。老人的点赞,成了医生护士们最最暖心的礼物。

画里画外,满满都是情意

缪新老人送出的6幅速写,有的还是用诊疗单背面的空白画成的。

这两天,6幅速写的故事,仿佛一块小小的石头,让原本繁忙、紧张的医院工作泛起了层层涟漪。“我们今天还在讨论呢!说缪爷爷是一位很阳光、很可爱的老人。”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李佳佳是第一个收到速写的医生,说起这份特别的礼物,医生护士们都情不自禁泛起温暖的笑容。

李佳佳说,她记得缪新老人是21日住院的。结果第二天一早,护士站就引发了轰动,就在张贴栏的位置,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原来是缪爷爷把一幅他刚画好的速写张贴了上去,大家看了都说画得好。

而这幅画,画的正是李佳佳。

“护士还在说,缪爷爷老是让打左手,手背打针都肿了!”李佳佳说,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缪爷爷原来是一边输液、一边悄悄画画呢! 

“他还是一名患者!”这件事,让所有人都很感动。

六幅速写,六个故事

6幅画,到底都画了啥?

眼前的缪新老人满头银发,不过却是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缪新说,这六幅画,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而且都是他亲眼看到的故事。“没有故事的画,我不会画!”

21日,因为患带状疱疹,他到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皮肤科住院。去的时候,匆匆忙忙的,对于78岁的老人来说,挂号、看病、住院……流程繁琐,让人疲惫。可才刚到住院部,医生小妹就笑嘻嘻地来了。

“她给我把各种药都带来了,有吃的药、敷的药、涂的药、治疗的药……分门别类装好,一直笑嘻嘻地叮嘱。”缪新说,他后来打听,这个小妹就是他的住院医师李佳佳,想想有时看病跑得腿疼,他当时就有了画画的冲动。

“就像爱跳舞的人听到音乐就像跳舞,我当时就是想画画!”但是,医院里没有笔也没有纸,他就找到一截铅笔头,用医院治疗单的背面画画。

第一幅画就是画的李佳佳,第二天一早,缪新将画贴在了护士站旁的张贴栏上。

第二天,一件小事,让人也很感动。一般情况下,护士分好了药,也就工作到位了,缪新没想到,护士小妹程娜还专门跑来提醒:“爷爷,你该吃药了哟,莫搞忘了哈!”她跑动时的样子,因为忙碌和奔走,发丝飞舞、裙角飘飞。

一声“爷爷”,缪新感觉好亲切,就像自己的孙女,语气里带着小责备、小担忧。缪新灵感一现, 画了第二幅画。

一边输液,一边画画

缪新越画越起劲。

因为要偷偷画画,他不愿在自己右手背上打针输液,所以每次输液都让护士打左手,一两天过去,缪新老人的左手开始淤青,再加上老年人本身血管萎缩,不容易找准血管,输液时,缪新总有点担心。

“但我发现,这里的护士都很厉害,总能一针见血!”缪新说,他的第三幅画就叫“一针见血”,是送给护士蒋文君的,她输液的时候,总是喜欢和老人说笑聊天,问一句“打针痛不痛”,输液的工作就做好了。

就这样,缪新老人住院的9天时间里,他一共画了6幅速写。

不仅给医护人员画,缪新老人还给病房的清洁工大姐也画了一幅。“她当时挽着袖子,钻进病床下面给我们做清洁,那认真的样子,甚至还能看见手臂鼓起的肌肉。”那一瞬间,缪新觉得很感动,她们都是身边最普通的劳动者,用辛勤和汗水,浇灌属于自己未来的生活。

都很感动,因为努力得到认可

缪新说,这几幅画,每一幅都是他亲眼看到的故事。

“我懂点美术,我觉得就应该用这个力量,把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情展现出来。”缪新老人说,他做过钳工,因为喜欢画画自学美术,退休后办了17年美术班。可能是因为画画的缘故,他喜欢看,喜欢画,而最动人的画面,无非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点滴真情和感动。

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医院的医务人员。

李佳佳说,医院的工作,本来就比较繁忙和紧张,自己的努力得到患者的认可和鼓励,真的很感动。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除了让大家觉得很珍贵,也让周围的同事们受到激励和鼓舞。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顾晓娟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