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 重庆市农委派员参加

28.04.2016  20:41

2016年4月22-23日,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在京举办2016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本届农业展望大会是继2014年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以来的第三届农产品监测预警盛会。开幕式上,主持人宣读了农业部韩长赋部长重要批示。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主任、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作主旨讲话,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致开幕词。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

 

大会主要围绕完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加强市场信息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作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与农产品监测预警等热点专题,探讨未来10年特别是“十三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韩长赋部长指出,中国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促进供求关系平衡,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要求继续完善中国特色农业展望制度,在提高质量、特色和权威性上下功夫,更加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屈冬玉副部长强调,要加快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数据调查分析系统,通过完善农业数据监测制度,全面提高农业数据质量;通过完善农业信息分析制度,全面提高信息分析质量;通过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和服务制度,实现农业信息权威发布。要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打造成引导市场预期和生产的专业化活动,靠专业化建设提高质量,靠专业化建设增强特色,靠专业化建设树立权威,靠专业化建设增强话语权。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预计,2016年我国稻谷面积稳中略增,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0899万吨、20803万吨;小麦面积稳中略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3010万吨、12027万吨。玉米在各地玉米调减目标顺利实施下,预计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3.1%,产量预计为21517万吨,比2015年减少4.2%;大豆面积将恢复性增长至10320万亩(688万公顷),产量为1203万吨,同比增长3.6%。预计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5199万亩(346.6万公顷)、515.7万吨,比2015年分别下降8.8%和8.0%;消费量为715.8万吨,同比下降2.7%;进口量为100.1万吨,同比下降31.1%。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的产量增速明显放缓,预计2016年产量分别为7.74亿吨、2.75亿吨、3 022.20万吨和6 805.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63%、1.4%、0.8%、1.7%;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为8460万吨,总消费量为8594万吨,进口量为20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07%、0.2%和6.9%;预计奶制品产量为3879万吨,同比下降0.3%,消费量和进口量分别为5182万吨、129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4%、16.6%。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升,与全球农业的互动融合将显著加强,农产品消费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四个特点: 一是农产品生产区域更加集中,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局部生产、全局供应的特点突出。 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主产区将进一步向北方集中,2020年主产省粮食产量比重或将接近80%。棉花种植向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转移,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或将占全国产量的80%左右。生猪养殖加快向粮食主产区转移,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猪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预计提高到40%,西南地区下降到20%以下。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六大优势蔬菜生产区域将进一步巩固。另外,随着国家扶持规模经营力度的加大,202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的50%将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随着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和规模经营发展,再加上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局部专业化生产、全局均衡供应的特点更加突出,对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引导提出更高要求。 二是农产品消费继续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多样化、品牌化需求更加明显。 综合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城镇化加快、农村扶贫攻坚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预计"十三五"期间的稻谷、小麦、食用油、食糖、肉类、奶制品、水产品消费总量将比"十二五"分别增加4300万吨、1600万吨、811万吨、955万吨、2728万吨、11000万吨、4400万吨。展望2020-2025年,中国农产品消费将在人口增长和收入增长拉动下数量继续增加、结构继续升级,对农产品生产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结构变化、上涨因素增多,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相对弱势运行。 未来5-10年稻米、小麦价格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玉米价格可能在转方式、调结构和去库存压力下呈现先跌后涨走势;棉油糖价格与国际市场联系将更加紧密,食用植物油、棉花价格将跟随国际价格波动变化,国内外食糖价格有望步入缓慢回升通道;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价格将呈震荡中上涨态势,可能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牛羊肉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四是国内外农业融合互动加强,农产品进口可能呈现品种、来源"双增"格局。 预计2025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200万吨,大豆进口量将达到8864万吨,食糖进口量将达到849万吨,奶制品(折合原料奶)进口将达到1880万吨;蔬菜、水果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增长,蔬菜出口量预计达到1242万吨,比2015年增长21.9%;水果出口量将达到650万吨,比2015年增长53.7%;水产品出口先降后升,但波动幅度较小,总量基本稳定,水产品年进口量保持在400万吨以上,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农业展望大会还分别针对谷物、肉禽蛋、油料、奶类、棉花、水产、糖料、蔬菜、饲料、水果等重点品种分别进行了展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在会上交流了农业监测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最新技术,农业展望的最新研究成果。     

有关部委代表、专家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地方农业部门代表、农业企业代表200多人出席大会。重庆市农委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张蓉萍带领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的蔬菜、生猪、粮油、水产等品种专家及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市农业信息中心相关分析师参加了展望大会。展望大会的召开,拓宽了我市专家组和分析师的视野,为我市农产品监测预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为我市更好开展农产品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中重要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