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年内将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园区超25个

20.01.2019  08:16

重庆日报消息,夜幕下,大足城区近2万盏路灯照亮了大街小巷,它们不仅光线柔和通透,还能自动开关并调节亮度——这是当今全球一流的城市智能LED道路照明系统,由中国四联集团下属四联光电科技公司制造,体现出“重庆造”绿色产品的过硬实力。

在距离大足约190公里的万盛经开区,福耀集团万盛浮法玻璃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玻璃产品升级,并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整个生产流程,推动企业顺利完成降本增效各项目标。

作为先后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示范名录”的渝企代表,四联光电与浮法玻璃以及众多制造业企业,正在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成为推动我市工业绿色制造的表率。

开灯省钱 下雨“来钱

几年前,由四联集团整合蓝宝石LED及智能控制技术构建的市政照明系统,在大足全面推广。

以前,我们的路灯照明都是采用传统高压钠灯,照明效果与LED灯差距较大。”大足市政园林局负责人称,为实现节能控制,该局携手四联光电科技公司,建设改造城市公共照明设施。

如今,四联光电不仅让LED绿色节能路灯点亮了大足整个城区,而且在智能路灯管理控制方面下足功夫——通过综合应用现代无线通信、大屏幕指挥调度和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等,形成高效、精准、可视化、全方位的城市路灯照明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

数据显示,通过路灯智能化管理平台光控系统,大足每年可节约电费650余万元,节约维护及耗材费用50余万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30吨,为城区居民营造了优良环境。

以技术创新实现产能增长,同时坚持低碳、循环生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福耀集团浮法玻璃公司也是这样的“绿色企业”。

在浮法玻璃公司,玻璃生产线投产时所产生的烟气最高温度达530℃,这些废气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热污染。而该企业通过建设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回收高温烟气用于发电,不仅有效保护环境,每年还可解决企业约1/4的生产用电,并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节约标准煤1.77万吨。

我们通过对产品工艺配方进行调节,对生产过程中的次品、边角料回炉,使其成为合格原料,实现‘废物’再利用,杜绝了废渣等工业垃圾产生。”浮法玻璃公司总经理吴雪明称,通过余热回收发电,企业的产品获得西部地区首批低碳产品认证。

与浮法玻璃厂区相隔不远的重庆耀皮工程玻璃公司,同样注重绿色环保,工业节水系统就是其“代表作”。

对我们而言,下雨就是‘下钱’。”耀皮玻璃工程部经理裴辉介绍,公司引入了循环水及雨水预处理系统,每到下雨天,系统会自动将雨水收集储存到蓄水池内进行净化处理。这些水资源不仅能用于玻璃生产时的喷淋降温,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还能在过滤后作为生活用水,用于养鱼、养鸡等食堂养殖,改善职工伙食。

耀皮玻璃还通过购置去离子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等,对玻璃生产过程中喷淋环节所产生的工业用水进行回收处理,杜绝工业废水直排,目前厂区每月1500吨用水量基本实现自给。

产业向绿 环境变美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如今,全市越来越多的园区,正在不断推动产业向绿色化转型发展。

曾经造成铜梁“母亲河”小安溪严重污染、被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如今成为全市国家级循环改造重点支持园区,铜梁工业园区正是我市园区绿色转型的范例。

每天清晨,伴着小安溪的哗哗水声,从沿海返乡务工的唐大琴,都会准时到离家不远的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公司上班。

以前小安溪河水发臭,我们只好‘逃’去外地打工。”唐大琴说,现在环境好了,水清亮了,在家门口就有事做,于是大家都回来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小安溪两岸的几十家造纸厂,曾是当地经济发展支柱。然而,由于这些纸厂不断向河中直排废水,使河水受到污染,老远就能闻到臭味,污水所过之处连鱼都翻白肚皮,沿岸居民不敢再用河水浇灌田地,也不敢到河边洗衣,家家户户只好钻井抽水用。这条铜梁“母亲河”,一度成为涪江流域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支流,被环保部挂牌督察整治。

现在,几十家纸厂已关停,一批新的无污染企业入驻园区。唐大琴供职的长安离合器制造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制造企业基本没有废水、废气排放,生产的离合器总成外销30多个国家,支撑了当地经济发展。

纸厂当年入驻园区,是因为它们能带来税收和就业,而这也成为小安溪治理困难的原因。”铜梁区负责人表示,园区在关停污染源的同时,积极引入无污染企业入驻,让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居民也能就近务工创收,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治理难度。

如今,铜梁工业园区严把企业进驻门槛,前后拒绝多家印染、原料药业等污染企业入驻。当前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等绿色产业集群,污染小、能耗低,带动就业显著。

我市工业园区在推动产业向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同步加强对环境生态的保护防控。例如获评国家工信部“绿色园区”称号的长寿经开区,通过构建5级防控体系,保护长江生态。

在长寿经开区,常规性的消防演练定期举行,包括降温排爆、消防灭火、用高压水稀释泄漏物等内容,但这只是园区保护防控的应急性处理。为防止泄漏、爆炸和消防产生的污水给周边水源带来污染,长寿经开区还建立了公共管网、防控水坝等5级防控体系,围绕污染源构建层层“包围圈”,将工业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十多道工序的专业处理,不让污水流出污染周边土壤水源,更不让工业污水流入长江。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要把重庆建成国内制造业绿色发展先进地区,需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为此,我市去年5月专门出台了《重庆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将实现建成110家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的总体目标,其中含市级绿色工厂100家、市级绿色园区10个。2019年建设市级绿色工厂30家、市级绿色园区3个;2020年建设市级绿色工厂40家、市级绿色园区4个。到2020年,全市计划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超过25个,开发50种以上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打造5条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培育5家国家级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评价中心。

行动计划》提出5项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建成绿色供应链和培育绿色服务平台。

其中,建设绿色工厂是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中,选择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集中创建;发展绿色园区,将从市级及以上园区择优创建,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开发绿色设计产品,是鼓励企业开展国家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建成绿色供应链,是引导龙头企业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绿色发展;培育绿色服务平台,则是重点培育一批提供咨询、检测等服务的专业化绿色服务平台,满足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需要。

市经信委表示,将优先推荐列入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的企业、园区,申请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资金帮扶,同时利用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全市企业、园区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并对评定为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给予奖励,在政府采购方面给予优先待遇。

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

原标题:重庆工业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发展 两年内将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园区超25个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