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20年前人民大礼堂拆围墙

26.04.2017  08:31

现在的大礼堂广场(资料图)

口述人

李晞朦,市工商局原副局长,时任市政协常委、经济日报社驻重庆记者站站长。

20年前,李晞朦先后3次撰写提案,倡议拆除人民大礼堂周边的围墙,把人民大礼堂前的广场,建成一个开放性的广场。

从人民大礼堂开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拆围见绿。

当年拆除围墙现场 重庆晚报记者 毕克勤 摄

1

提案逐字逐句反复推敲有些尖锐

记得在1994年和1995年,我连续两年写了拆除人民大礼堂周边围墙的提案,送给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他们对这份提案很重视。现在我仍记得提案上的批示是:这份提案很好,建设性和前瞻性都不错,有理有据,请相关部门调研后认真处理。

当年我是经济日报社驻重庆记者站站长,工作的原因使我能经常见到蒲海清市长等相关市领导。1997年1月初,当我第三次提交这份提案时,明白了前两次写的提案,政府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重视到啥程度?当年的知情人都不愿多说。后来,重庆直辖的消息传来时,才晓得是保密需要。

提案仅1000多字,分四部分,我逐字逐句反复推敲过,内容很直接,也有些尖锐。

第一部分讲人民广场前世。它在上世纪50年代初修建,由当年的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牵头,贺龙等同志全力推动,举全市人力财力建成人民大礼堂。

第二部分,博古论今谈人民大礼堂拆围墙的必要性。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引,论政府应时刻想着怎样让人民生活更好、福利更多,而人民大礼堂的围墙阻断了市民与政府的有机联系,打通阻隔拆除围墙显得很有必要。

第三部分,谈拆除围墙是民心所向。我在提案中说,一堵围墙隔断了本应亲民的联系,有些官员口口声声说亲民,围墙不拆亲从何来?

第四部分,谈拆除围墙可在一定意义上防范围墙内一些部门官员滋生特权思想。

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写提案那几年就住在上清寺。我对人民广场围墙未拆前的状况很了解。“文革”以前,人民大礼堂是没围墙的,那时人民大礼堂外种有大树和花草,环境优美,市民可随意进出人民大礼堂。文革后,人民大礼堂周边建起围墙,高度大概2米,普通人想进去,有一段时间还得买门票。围墙里有市政府接待办等机构,还有一些经营性质的副食店及汽修厂等。围墙不拆,政府亲民的观念一定意义上就亮得不彻底。

人民广场石碑上镌刻着捐献细目

2

我的名字排在个人捐款册之首

20年前的3月,人民广场建设和人民大礼堂维修一期工程启动,各级政府和市民踊跃捐款,场面很感人。有一天我得到消息说,市领导要带头捐款。后来捐款时,蒲海清市长捐了800元。我想,我不能超越领导,但提案是我写的,也不能显得太小气,就也捐了800元。蒲海清市长开玩笑地对我说,从倡议到敲定拆围墙,我有很大功劳,他让工作人员把我的名字记在捐款册个人捐款的首位。我赶紧推辞,未果。我又找认识的人借了400元,凑了1200元捐款。

后来,我的名字记录在个人捐款册首位。

市民捐款的现场很感人。当时在人民广场旁的广场宾馆方向有个公开捐款点,我上午和下午都要去那里转一转,一是寻找新闻素材,二是跟很多市民一样,就是想看围墙拆除后的施工进展。不过,与其说是看工地,不如说是在感受喜悦,每天的感觉都不一样,心里想象着建成后的人民广场模样。

李晞朦回忆当时市民捐款盛况空前

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老太婆带着两个孙子来捐款,娃儿长得很乖。我问为什么来捐款?娃儿回答为尽快把广场建好,以后好来耍;我又问,捐款的钱哪来的?娃儿说是压岁钱。

两个娃儿捐了20多元,婆婆捐了四五十元。婆孙三人是专程从南岸区赶来的。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对普通家庭来说,有点含金量。

人民广场从1997年3月20日开工,5月25日就竣工了。广场开放首日,很多市民一早赶过来,像过节一样高兴。人民广场在他们眼中,是自己出力参与建设的家。

3

重庆晚报全力推动建人民广场

我今年67岁,退休7年来喜欢全国各地跑,看城市变化,更爱到当地的广场去转。可能是当年重庆人民捐款建人民广场的踊跃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逛当地的广场时,我都要专门打听是不是当地市民捐款修建的?

作为重庆人,我很骄傲。至今,我几乎逛遍国内大城市的广场,没找到第二个像我们重庆人民广场那样,由市民捐款修建的广场。

对了,建人民广场跟重庆晚报当时的全力推动有很大关系。我在广场右侧那个叫广场茶园的地方,找到过捐款建人民广场的记事,看到重庆晚报也是捐款单位之一(捐款单位有308个,重庆晚报排在所有单位第一行——重庆晚报记者注)。


重庆晚报当年的报道 重庆晚报记者 毕克勤 摄

直辖第一项重点工程

口述人

邹诚,时任重庆晚报要闻部记者

集体提案

重庆直辖前,我负责采访市政府、建委、规划等部门,记得当时市政协常委李晞朦写了“拆除大礼堂围墙,建成人民广场”的建议,得到民建重庆市委全体委员附议,形成集体提案。

当时的主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广场,提案提交后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1996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复函说,拆除人民大礼堂围墙、建人民广场一事,政府已责成规划部门做方案。市规划局联合建委、旅游、文化等多个部门,加上众多专家一起制定方案。待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市政府将组织有力班子,集中资金实施这项工程。

那时,市规划局还发《通知》说,人民大礼堂内民工简易住房及临时车库要自行拆除,否则予以强拆;由大礼堂管理处牵头清除林荫路上的废旧汽车,取消停车场、洗车场,还地复绿。

这些措施,都是市政府重视民意的见证。

开设专栏

1997年1月,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初步草案亮相,我参与了这个报道。那时的草案建议分三步实施:前期拆围墙,搬迁部分与广场无关的建筑物,保护古树和排放;中期扩大演出平台规模,将广场与规划建设中的市人大活动中心连为一体,增加旅游观光、休闲设施,包括喷泉、叠水、灯光效果;远期还计划跨越人民路,沿大礼堂中轴线西延。

为让市民广泛参与讨论,当时重庆晚报还开辟专栏,专栏题目就是“我心中的市民广场”。第一期就有市民发表看法,认为人民广场人民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个专栏历时两个月,刊登数十篇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万人空巷

1997年3月,市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要求3月中旬完成施工单位招投标,5月底前完成人民广场第一阶段建设,也就是拆除围墙,绿化环境,同时对人民大礼堂完成一次维修和翻新。

此后,我每天都要跑一趟人民大礼堂,关注最新的动态。

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3月15日,时任重庆市代市长蒲海清还到现场督促施工。这项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定为重庆直辖市的第一项重点工程。

市民集中捐款建人民广场的时间为3月22日至3月25日。那几天,人民大礼堂前万人空巷,老人、小孩、学生或企业家都为建设人民广场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现场播放的歌曲叫《春天的故事》,捐款市民的身影在歌曲声中形成强烈的爱心氛围,让人动容。

重庆晚报记者 黄艳春 李野 蒋海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