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司法局“六个深入”扎实推进2016年司法行政工作

12.01.2016  01:32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县司法局坚持以“五个发展”理念为统揽,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六个深入”为抓手,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律保障。

  一、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着力筑牢维稳防线。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不断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使人民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延伸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民调解队伍结构,加大分级培训力度,加快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专兼职结合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教育功能,坚持调解和宣传相结合,在进行人民调解的同时,进行法治教育宣传,提高基层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大联动长效机制,积极整合资源,加强诉调、检调、公调、访调等衔接机制,健全完善“一访三调”的调解工作格局,提高化解纠纷的能力。五是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案件补贴,提升各级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待遇。

  二、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构建普法格局。一是围绕制度建设,着力强化全民全民普法守法,启动“七五”普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齐动的普法格局。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学分考核登记制度,完善国家公务员学法考试、用法考核体系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学校法治课堂教育制度;按照“乡镇与部门分级分类考核、评估兼顾公平”的原则,优化普法工作考核考评制度。二是围绕队伍建设,打造优质普法讲师团队伍。根据县域特点,优化普法讲师团设置,建立定期宣讲制度、法律顾问服务制度,实现“城区有队伍、村村有讲师”的全覆盖。三是围绕载体建设,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优化电视传媒、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在《法在身边》法治电视栏目中开设《以案释法》板块,在普法微信微博中开设《典型案例摘录》板块;开展庭审进镇街、模拟法庭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积极推广在办案中教法、在执法中普法、在庭审中释法、在休闲时学法的新模式,提高普法实效性;优化法治公园、法治楼宇、法治长廊建设,依托流动宣传车、公交移动传媒、户外LED电子屏(墙)等再打造一批户外法治宣传平台。四是围绕主题宣传,抓牢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重点对象。按照“一年一核心、一年四主题”的总要求,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重宣传法治理念、立法精神、法律实务,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公务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五是围绕法治细胞建设,培育法治文化地方品牌。依托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既有场所,推进领导干部、青少年、(村)居民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举办公益性法治文化演出、展览、讲座,实施固定平台、广电网络等全媒体法治公益广告投放,传播法治文化正能量,凝练法治文化熏陶。深入开展法治区县、民主法治村(社区)、民主法治镇乡等创建活动,严格逗硬创建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助推民主法治创建提质上档,精心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主法治文化品牌。

  三、深入推进法律建设,着力维护司法公正。一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管理水平,规范执业行为,完善执业准入、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诚信评价体系,在法律服务行业继续推行“阳光执业”,规范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在司法活动中的行为,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品质、增强法律服务公信力。二是增大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力度。积极推动法律服务人员担任乡镇(街道)、村(居)法律顾问,把此项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年终考核项目,落实经费保障,真正发挥好律师参与政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投资项目实施法律审查和服务的作用,切实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三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补贴范围。根据《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将司法鉴定和公证纳入法律援助补贴范围,让经济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政府法律服务保障。四是聘请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担任法律援助律师,保证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中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达到一定比例。五是进一步推动公职律师建设,构建一支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六是制定律师参与信访值班、县长接待、涉法信访等工作激励机制,并对律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七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更新、及时补充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并在有关部门或弱势群体集中的地点设法律援助站点,方便群众及时得到援助。

  四、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着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一是增加基层司法行政人员编制,或者增加政府购买社区矫正辅助人员名额,改变人员匮乏的现状,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权威,配置专门的交通工具和警具,统一着装,增强执法威慑力。三是升级重庆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更新GPS定位手机,增大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控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纪律监督机制,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

  五、深入推进“三基”建设,着力提升办事效率。一是加强司法所建设。积极争取上面支持,增加基层司法行政人员编制充实到基层司法所。二是强化司法所人员素质。坚持日常培训、定期培训、专题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针对基层司法所人员大力开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快“中途之家”建设。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社区矫正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争取专家智力支持,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

  六、深入推进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社会公信力。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对党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增强担当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忠诚履行司法行政职责使命。二是加强业务工作能力建设。依托市内高校的资源优势,同相关院校进行协调,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业务骨干和优秀干部进高校接受短期培训,以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制定学习培训管理规定,鼓励全体干部参加在职学习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给全体干部进行讲课,以使干部的工作思路能够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宗旨意识,打牢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思想根基;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健全完善司法行政队伍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建立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机制;强化正风肃纪,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树立司法行政队伍良好的公众形象。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廉洁自律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筑牢党员干部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五是创新有效的干部激励机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解决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努力为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无所忧、干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