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产业开发处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19.01.2015  14:29

              2014年,产业开发处在办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各处室、指导中心、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处同志精诚团结,狠抓实干,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电子商务、金融扶贫、精准扶贫等创新型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扶贫产业宣传报道有了显著提高,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信贷贴息、彩票公益金项目等常规性工作流程更加规范,项目实施、监管机制更加完善。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

              我市贫困地区集中分布在武陵山片区和秦巴山片区,是开展扶贫攻坚重点区域。2014年,全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约4.5亿元,其中:特色效益农业扶贫专项资金1亿元,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1亿元,信贷贴息资金6775万元,其他整村推进、小片区开发、社会扶贫等资金投入扶贫产业约1.8亿元。全市全年市级以上财政投入贫困区县资金预计655亿元,截至11月初,已下达市级支农资金55.6亿元,其中66.2%用到了贫困区县。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引导,帮助重点区县发展1—2个骨干扶贫产业,有力地助推了贫困区县的产业发展。一是结合全市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和“两山”片区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制约因素及政策优势,提出了“1+4+X”的发展思路。“1”即是大力发展避暑休闲乡村旅游扶贫产业;“4”即是适度规模发展中药材、高山蔬菜、草食牲畜、林果业四大类特色优势产业;“X”即是全市一盘棋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制定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探索建立“政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户+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股份合作、协议服务、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让贫困农户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产业扶贫的政策红利。三是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扶贫,成立乡村扶贫服务协会,开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城口县举办第三届乡村旅游扶贫开村仪式,在177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重点支持1万余户贫困农户参与发展乡村旅游,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乡村旅游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骨干产业。

              二、多措并举,创新机制,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活力

              (一)不断推进产业扶贫机制创新,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活力。 一是积极筹建乡村扶贫服务协会。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重庆市乡村扶贫服务协会于2014年2月28日正式成立。该协会将服务扶贫开发事业作为内在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个体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扶贫产业从业者抱团发展,提升我市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能力,将为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是成功搭建乡村旅游扶贫电子商务平台。 2014年6月13日上午,重庆市乡村扶贫服务协会、武隆县扶贫协会与陕西皇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电子商务合作协议》,宣告我市乡村旅游扶贫电子商务平台正式成立,为我市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对贫困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旅游点和农家乐,以及贫困农户的农产品,均可在互联网上得到免费营销,吸引市民观赏、品尝及休闲消费,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是建立健全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机制。 通过到贫困村实地调研,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多次征求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民政局及区县扶贫办意见,起草了《关于实施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组织领导、帮扶对象、瞄准机制、资金来源、考核督查等重要内容予以明确,提出了14条具体的帮扶措施。其中,有突破创新,有规范流程,有突出重点,对我市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四是初步建立金融扶贫合作体系。 1 、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就“探索建立扶贫发展引导基金,总结推广开县民丰互助会经验,支持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进行了反复研究,先后草拟了《关于实施金融扶贫的建议》、《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的调研报告》、《关于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经验的报告》、《关于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金融扶贫经验的通知》、《报请批准重庆市扶贫开发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的请示》等系列文件报市政府,孙政才书记、黄奇帆市长、张鸣副市长等市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屈增国副秘书长两次组织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农委等相关部门对推广思路及路径进行了集体研究。张鸣副市长对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经验给予了肯定。 2 、政银合作纵深发展。 (1)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配合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渝银发〔2014〕52号)和《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黔江区、巫溪县和奉节县为重庆市金融扶贫试点区县,不断增强金融支持示范区扶贫开发能力,加大扶贫开发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优先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支付结算和金融服务水平,推进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2)进一步规范信贷贴息项目审核。下达小额到户贷款贴息资金1940万元,向2.2万贫困户发放贷款4亿元;下达项目贷款贴息资金4815万元,贷款规模约24亿元。其中,申报市级贴息项目共58个,通过严格审查,筛除20个不符合贴息政策的项目,挽回扶贫贴息资金近千万元。(3)推广金融合作试点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已有5家企业申报金融合作试点项目,贷款金额近3亿元,正在与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共同进行项目审核。(4)开展扶贫风险补偿金项目试点。酉阳县先行先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排14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主要支持该县建卡贫困户发展山羊提供风险补偿,引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投入1.4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山羊产业。同时,对贷款贫困农户给予信贷贴息支持。截至12月底,已发放扶贫贷款940万元,188户建卡贫困户得到发展资金,每户5万元,贷款期限2年,有效推动了该县山羊产业的迅速发展。(5)探索扶贫农房保险。对建卡贫困户自有住房因暴雨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地面塌陷等原因造成农房倒塌或损坏,要求参加商业保险的,市级财政扶贫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五是逐步完善产业项目管理制度。 (1)加强产业项目库建设。在充分尊重区县扶贫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2015年产业扶贫项目的遴选储备工作,增强项目的计划性。目前,已储备近120多条产业项目,涉及乡村旅游、高山蔬菜、中药材、种草养畜、林果等多类产业。(2)明确市县权责,切块下达产业资金。我市认真贯彻中办25号文件精神,简化产业资金拨付流程,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特色效益农业资金、乡村旅游扶贫资金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均为切块下达。(3)引入第三方评估。针对产业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情况等工作,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形成全面客观真实的报告,有效避免扶贫部门自拉自唱,有利于掌握真实情况。首次引入审计机构对彩票公益金项目进行独立审计,提供项目资金实施情况。

              (二)稳步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贫困农户生产性收入。 一是乡村旅游扶贫产业迅猛发展 。2014年投入财政扶贫乡村旅游专项资金1亿元,整合小片区开发、整村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彩票公益金项目、雨露计划等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近3亿元。据统计,目前我市21个区县200余个村,发展了10000余户农户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000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到9.3亿余元,户均毛收入9万余元;旅游总收入达49亿余元;游客人次以每年41%的幅度增长,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为46%;随着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收入也呈多样化趋势,从单纯的吃住收入,逐步发展到农副土特产品加工、生产和销售领域。一个以乡村旅游扶贫为骨干的扶贫支柱产业基本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二是科技扶贫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1、组织专家对国扶办下达给我市的3个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检查,撰写了上报国扶办的重庆市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自查绩效评价报告并完成了项目工作总结,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2、组织科技专家对市级科技扶贫项目进行了专项抽查和结题验收;3、对“奉节县优质肉牛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题考察、调研,并撰写了专题总结;4、开展科技抗洪救灾行动。2014年8月,我市云阳、奉节、巫溪、彭水等贫困县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袭击,损失惨重。我们迅速组织产业扶贫专家团专家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基地选址,注重打造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稳步推进 。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下达我市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2000万元,涉及2个革命老区贫困县。按照彩票公益金资金管理办法,我们选取了酉阳县、城口县为项目实施县,围绕该县乡村旅游扶贫片区,重点解决片区内交通不便和饮水难的问题。其中,新建村组道路(整治村组道路)48.77公里,修建集中供水点1处,安装饮水管道15公里入户。

              (三)产业扶贫工作得到多方面的肯定。 一是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市扶贫骨干支柱产业》信息专报被市政府信息网采用,并由市委办公厅推荐到中央办公厅以《每日一报》绝密件呈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办公厅。 二是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扶贫案例》被国扶办采用,在《扶贫开发》杂志2014年第7期发表。 三是 举办第三届乡村旅游扶贫避暑休闲开村仪式和电子商务上网运行新闻发布会,并在重庆电视台“阳关重庆”专栏就乡村旅游扶贫进行推介和答疑,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四是 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华龙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发表、转载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为宣传推介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 起草了《重庆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加快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报市委信息处作为专报印发,同时,推荐到中央办公厅。 六是 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表文章15篇,在市扶贫开发公众信息网发表文章20多篇。

                (四)多管齐下,不断提高市、县、乡、村四级扶贫业务水平。一是积极参加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乡村旅游、彩票公益金项目、光伏、电子商务、科技扶贫等业务培训,深入学习把握国家政策;二是结合扶贫产业重点工作安排,先后组织开展了“重庆市扶贫产业工作及产业培训班”1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培训班”2期,“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2期、“重庆市金融扶贫合作培训班”3期,共培训了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近8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扶贫干部的业务水平。三是安排专项课题经费30万元,支持开县扶贫办就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经验与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合宜融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课题研究,为经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实践;四是争取市农委专项课题经费8万元,对我市农村微型互助合作金融进行深度研究,将对我市贫困村扶贫资金互助社和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进行深度剖析。

              三、2015年工作思路

              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产业处将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紧紧围绕贫困农户增收这一主线,紧扣精准扶贫主题,以创新为突破口,力争在产业扶贫工作思路、机制、方式和效果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摸清底细,集中力量培育扶贫主导产业。 结合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贫困区县产业发展进行全面排查。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十三五规划等主要因素,确定新一轮产业扶贫工作重点,用好用活特色效益农业扶贫资金,在每个贫困区县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主导产业。

              (二)突出重点,力争产业扶贫取得新突破。 一是稳步推进金融扶贫。1.探索“5年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扶贫贴息,小额保险”的扶贫小额信贷机制。2.探索农村住房保险,对建卡贫困户本人所有并用于日常居住的农村住房(可适当放宽至贫困村农户),采取“群众自愿缴纳保费+财政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予以投保。主要对投保农户住房因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及火灾、爆炸等意外灾害造成的房屋倒塌或损坏提供财产保障。3.逐步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经验,做大做强农村合作互助金融扶持模式。4.用好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建立龙头企业覆盖、带动贫困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扎实做好乡村旅游。1.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要求,抓好14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工作。紧扣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带状式、区域性布局,配套相关政策,整合多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条乡村旅游扶贫精品示范带。2.将电商平台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推手,进一步的中资源,建立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市场运作,把电商平台做大做强做出效益,成为重庆乡村旅游扶贫最靓丽的品牌。3.将乡村旅游扶贫与我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贫困地区生态建设、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相结合,实现“旅游+生态+富民”的长效发展机制。三是规范运行中彩项目。加大市、县、乡、村四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强化管理监督,提升工程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力争2015年进入全国优秀行列。

              (三)创新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及监管制度。 一是产业资金切块到区县,明确资金补助对象、使用范围和扶持环节,加强产业项目信息库建设,严格实行项目申报备案制,逐步实现项目、资金的网上公示。二是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充分利用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成果,会同监管处,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申报、审核、确定,资金下达、使用、验收等环节全程参与,齐抓共管,不断提升产业资金使用安全和扶贫效益。

              (四)企业带动,重点围绕产业扶贫精准帮扶。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农户收益”的原则,启动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探索“企业+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合同、协议、股份等合作形式或收购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的原材料、安排就业、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

              (五)团结协作,不断强化处室内部自身建设。 一是紧紧围绕全办中心工作,在办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折不扣完成本职工作及交办任务。二是善思考,勤总结,出经验,抓示范。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结合个人工作需要,系统学习产业扶贫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熟悉业务流程,加大业务指导、监督力度,力争打造一批产业扶贫示范区。三是利用民主生活会、支部活动、工会活动、交流谈心等系列活动,增强处室内部凝聚力。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共同将产业扶贫工作推上新台阶。

 

 

              产业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