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15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02.02.2016  11:21

  2015年,万州区环境保护工作以“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行动为抓手,努力改善辖区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库区环境安全,实现 “十二五”完美收官。

  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通过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一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健全完善了饮用水水源管理动态数据库和管理台帐,完成15个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并规范设置标识标牌;甘宁水库饮用水源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投入试运行;12个超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完成清淤、污水截流、隔网工程建设;杨柳水厂和大滩口水库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强力推进。二是持续开展城区“三河”综合整治。完成苎溪河、五桥河、龙宝河两岸工业生活污水收集管网36.87公里、污水提升泵站2座,新增污水收集量3000余吨/天,督促天友乳业等4家养殖污染企业关闭搬迁。三是巩固长江直排口整治成果。完成长江直排口整治26个,完善城区二、三级污水管网21公里,新增污水提升泵站1座。四是扎实推进污水垃圾项目建设。铁峰等5个镇乡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试运行,响水等8个镇乡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沱口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0%,万州工业园盐化园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已完成,天子园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已完成工程量的90%,万州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加紧推进;完成41个镇乡垃圾收运系统和7个垃圾中转站建设,日处理800吨的万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用。监测表明,2015年,长江万州段干流水质优良,持续改善,总磷较上年下降7.6%,辖区主要次级河流水质稳定,五桥河较2014年,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下降21.8%和10.3%。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53个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1%,与2014年持平。

  空气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深入开展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工地成果,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比例已达75%;完成城区3个江岸码头扬尘污染治理;完成79个加油站、2个储油库和59辆油罐车治理任务,淘汰黄标车1290辆;在库区率先推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面物治理,长安跨越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完成万植巨丰公司2台6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生物质燃料改造工程,完成12家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改。2015年,我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2天,比2014年同期多4天,PM10、SO2、NO2年均浓度分别比2014年下降8.9%、30%和8.3%,PM2.5(细颗粒物)均值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重庆主城区为57微克/立方米),为“十二五”最好成绩。

  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完成松林包廉租房小区消防通道、天星路连接路、卫校道路等3个低噪声路面改造项目;完成奥克水泥等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治理、搬迁;开展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和“高、中考”期间噪声专项整治;集中整治坝坝舞生活噪声3次,烟花爆竹噪声1次,机动车噪声3次;常态化开展城区殡葬噪声扰民和建筑工地违法施工专项整治。2015年,城区声环境质量与2014年持平,涉及噪声投诉的信访量下降2.9%。

  农村及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标准。强化污染土壤监测,获得检测数据约1000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8平方公里,坡改梯243.52公顷,栽植水保林24.04公顷,经济果木林146.82公顷,实施封禁治理169.25公顷,保土耕作254.39公顷。强力推进10个镇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成农村清洁示范工程3个。完成16个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5000余搬迁人口的人居环境。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完成畜禽养殖场总量减排污染治理32家,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18家。2015年,我区农村PM10、SO2、NO2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均为清洁。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均无超标,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无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环境质量为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