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5年甘薯高产创建成效显著

22.12.2015  16:52

      一是示范面积大,辐射带动广。2015年我市在黔江新华乡、永川南大街、秀山峨溶镇、彭水新田镇、铜梁平滩镇等9个乡镇建立了5个市级甘薯高产示范片,示范面积54500亩,涉及74个村22931户。示范区带动甘薯“一推三改”科学种植技术大范围应用,辐射面积28万亩以上。

      二是增产增效明显,特色经营效果突出。经测产,万亩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3152.89公斤(鲜薯,下同),千亩核心片平均亩产3141.3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3302公斤。万亩示范区较非示范区2158.98公斤增产993.91公斤,增46.03%。各示范区结合区域优势,打造甘薯特色产业。如永川试点鲜果玉米、特色紫香薯间套,示范面积121亩,亩平收益12387.2元,其中鲜果玉米平均亩产1705公斤,亩效益3661.6元,特色紫香薯平均亩产3356公斤,亩收益8725.6元;永川地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鲜薯包装成规格为5-6公斤/盒礼盒,售价30元,年销鲜薯10万公斤以上,增效明显。

      三是技术措施到位,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区县主推品种万薯系列、商薯19、豫薯13、渝薯17、紫香薯等。良种推广率100%,起垄栽培率98%,配方施肥率100%;机械化耕作率核心区98%,万亩示范区90%,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如秀山滕声农业专业合作社购买大型起垄、机收机器4台,承包土地700亩,年生产鲜薯1500吨,自建淀粉加工厂1个,日加工鲜薯40吨,年产淀粉(精粉)240吨,年产值120万元,年纯收入35万元;耕种、收获机械化操作亩平节约人工费600元,实现节本增效,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四是培育大户和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数量增多。通过高产示范,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向种粮大户集中,生产过程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迈进的步伐。铜梁培育的“重庆市丝丝情薯业有限公司”种植甘薯312.27亩,平均亩产3021.6公斤,带动种粮大户42户;黔江培育甘薯专业合作社5个,种植大户13户,种植面积1050亩;永川5个大户创建百亩攻关片456亩、重点攻关片218亩,实施空中吊栽特色紫香薯2亩、盆栽特色紫香薯300盆;彭水推行订单种植,龙头企业与农户签保护价收购合同,鲜薯收购价原则上不低于0.9元/公斤(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实际市场价执行),已建立优质高产甘薯基地5万亩,紫心甘薯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