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幸存者偏差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08.06.2018  00:12

重庆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

高考第一天

全国二卷的考试地区

幸存者偏差

一词火了

这个词语究竟什么来头?

幸存者偏差”的历史

幸存者偏差”来源于二战中一个著名的故事: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盟军的战机在多次空战中损失严重,无数次被纳粹炮火击落,盟军总部秘密邀请了一些物理学家、数学家以及统计学家组成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减少空军被击落概率”的问题。

当时军方的高层统计了所有返回的飞机的中弹情况——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中弹较为密集,而机身和机尾部分则中弹较为稀疏,于是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

但这一建议被小组中的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Abraham Wald)驳回了,沃德教授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强机身和机尾部分的防护。

那么这位统计学家是如何得出这一看似不够符合常识的结论的呢?沃德教授的基本出发点基于三个事实是:(1)统计的样本只是平安返回的战机;(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3)而在机身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机率极小,即返回的飞机是幸存者,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他们根本没有回来!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加强了机尾和机身的防护,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无比正确的,盟军战机的击落率大大降低,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故事的来源。

今天中午咱们推送的一篇

关于作文题目揭秘的推文 火了 

这条推文引得阅读量轻松破万

还引发网友广泛评论

但是,小编费解的是

一篇5个月前的推文

莫 名 其 妙

也 火 了?!

究竟怎么回事

来看看评论先

推文上清晰地写着日期: 1月8日

可以这么说

认真听了这堂讲座的同学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

都能够信手拈来

原来,今年语文高考题的材料

早在今年1月8日南开中学这堂讲座中

就被主讲人——北京大学教授引用

所以

这名教授不经意间的引用

导致推文发出后的五个月

被大家“”出来

狠狠地称赞了一翻

阅读量也是分分钟破万

不仅如此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

还“撞车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数学同步练习(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和高考作文题目惊人地相似

据了解,《小学数学同步练习(二年级下册)》由西南师大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编写组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重庆作协副主席蒋登科教授介绍了这道小学数学练习题背后的故事。

撞车”纯属偶然事件

为什么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就能和高考作文发生“撞车”?蒋登科教授他笑了起来:“今天上午就有朋友跟我说起了这个事,我们编写这个数学材料是为培养小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高考用在语文试卷上只是一个偶然,不是我们的老师猜到作文命题。

题目是为培养数理逻辑

以前的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宋乃庆,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研究,他认为数学不仅是数字,而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应该辅以历史故事,这样可以让教学更有趣。在他的倡导下,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按照国标编写了小学同步练习题,这些题目不仅教了数学,也让孩子们学到了文化。”蒋教授介绍了他们在数学练习题中加入这篇有关二战文章的原委。

就二战飞机这个具体材料,蒋教授表示,“这篇材料说明的是一个数理逻辑的问题,可能很多东西我们生活中不去注意,但实际上很重要,通过这份材料可以让孩子们看到这些忽略了看不见的东西。

最终,今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被提炼为

幸存者偏差

小编查阅之后

认为这个词大概传递的意思可解读为:

别让幸存者影响你的判断

这个世界远比你看见的复杂

看不见的弹痕才是最致命的

那么,专家是如何解读这篇作文呢?

重庆发布采访到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董小玉教授

她这样回答

今年题目有何特点,考生应从何下手?

从题型上来说,今年全国二卷依然是材料作文。总体来说,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的写作弹性更强,赋予学生更大的写作空间。

该题目思辨性强,主要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与逻辑推断能力。倘若审题不仔细,极有可能出现偏题的现象。今年全国二卷作文题目具有三个特点:

立意的多元性。 这表现在作文立意的弹性与柔韧性上。作文材料兼顾“守阵”与“出新”,考生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从多个角度展开写作:或抓住“”与“”关系,透过表象看问题的本质;或运用辩证思维,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坚持己见,专业判断;或坚守求实精神,展示科技力量;或挖掘数据、提取有用信息等,还可以独辟蹊径,基于材料中所蕴含的道理来理性地审视某一社会现实问题。

思辨的深刻性。 这体现在作文材料的逻辑性上。“幸存飞机”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分析原因时需要开动脑筋,透过现象看实质。飞机幸存与否是由中弹部位决定的,沃德没有被弹痕多与少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跳出思维陷阱的桎梏,判断出战机防护“应该注意弹孔少的部分”,因为战机的“这些部位受到重创,很难有机会返航”。不被“”与“”的现象所蒙蔽,正确区分问题的主次关系、轻重关系,沃德的判断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在日新月异、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我们更应该相信思考的力量,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理性。

现代的科技性。 这体现在作文题材所反映的问题上。在媒介技术的加持下,人们表达、交往和互动自由程度日益提高。此次作文以二战期间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运用,从而联想到当前数字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大数据是一座“富矿”,我们要练就一双“鹰眼”,学会从海量数据中提炼精华部分,“”中选“”,“”中取“”。这是对科技时代的一种把握与运用,也是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近年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什么趋势?

自2016年,重庆市高考开始采用全国2卷。与自主命题相比,全国卷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开放、多元。近年高考作文题目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承扬中华文化精髓。 2017年的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为读古诗文名句的感触和思考。这些名诗文围绕胸襟抱负、人格养成、品行修养、批判精神、理想追求等维度展开,凸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使命担当、志向高洁、追求一流的精神品质,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考察学生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品位,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第二,彰显语文课标精神 2016年的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为“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要求学生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谈培养语文素养的路径。2018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则重点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与逻辑推断能力,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三,关照现实生活。 近三年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既取之生活,又落于生活。2016年将“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设置为作文题目,出题者将考生置于设计者的高度,考察考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自身发展定位。2017年的名句感触与思考则关注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身认知问题。2018年的“二战”材料可谓是当下“数据泡沫”问题的现实缩影,旨在激发考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

高中生需要增强哪方面能力应对作文?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均要求学生针对某个问题或某篇材料明确自己的立场,阐发自己的观点。切忌“喊口号”“套八股”式宿构的作文。

要培养学生逻辑思辨的能力。 由今年的全国卷以及各省自主命题的作文题目可以看出,材料作文占据主导地位。在短时间内厘清材料逻辑、正确立意十分关键。考生可以从立意的多向度、论证的深度、视野的广度等方面思考写作。

△幸存者偏差

今天,全重庆都长知识了

小编身边许多同学表示

还好早考过了,不然今年铁定写不出来

原标题:深度科普:幸存者偏差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