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政“先建后补”试点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19.09.2016  03:33
  李克强总理去年7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中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目前,重庆正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重点是采取试点和先建后补方式,对试点区县,根据项目舱室个数和断面面积,考核合格后每公里补助1200万元到3500万元。
  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辅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城市路面动辄“开膛破肚”,消除“马路拉链”,更是城市品质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
  按照计划,重庆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启动试点,今年启动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2018年前投入运营。第二步,总结经验,形成符合山地城市特点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系列地方标准,出台重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建立运营收费机制。第三步,全面推进,2018—2020年,有条件的区县全面启动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一批配置合理、功能完备的地下综合管廊。
  今年4月,市财政局和市城乡建委已经确定了江津、永川、梁平、垫江、云阳5个区县开展第一批试点,计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36公里,三年建成。8月份,两部门又启动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将再确定三个试点区县,建设任务每个区县不得低于5公里,今年内开工,目前正在组织区县申报。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高速公路”,回报率会是长期稳定的,而建设综合管廊,离不开大量的前期投入,单纯靠财政资金,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利用社会资本。
  市财政、城乡建设部门将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依法依规为管廊建设运营项目配置土地、物业等经营资源,运用价格补偿、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合作方形成合理回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