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困境儿童档案 伴困境儿童成长

03.01.2017  13:03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下,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在今年全市“两会”召开前夕,本报推出“2016年市政协工作回眸”专栏,展示各级政协组织工作亮点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我希望通过自己手工编织的毛衣,让困境儿童过个暖冬。”几天前,在铜梁区龙都路178号一个卖衣服的门面里,店主胡明宇一边编织毛衣,一边招呼进店选购衣服的顾客。

 

    这个冬天,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委、市妇联、市文联、市关工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冬日针爱”志愿行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参与对困境儿童的关爱。

 

    来自市民政局的消息称,2016年起,我市开始对困境儿童进行登记造册,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困境儿童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同时对已纳入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建立详实完备的困境儿童信息台账,严格实行“一人一档”管理。

 

    这些,与去年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一份“关于开展困境儿童公益项目的建议”的政协提案密切相关。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困境儿童群体中生活最困难、最需要帮扶的弱小困难群体。”2014年,市妇联界别调研发现,“困境儿童”因父母死亡、失踪、入狱等失去父母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占90%以上,大多散居在每家每户,农村多于城市,低收入家庭居多,是弱小的困难群体,十分需要社会的关爱和专业的帮助。市妇联主席丁中平认为,相较于普通儿童群体,困境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儿童急需得到亲情抚慰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引导他们调整心态,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怎样发动各方力量,帮助弥补困境儿童在成长中缺失的亲情和家庭温暖,给予他们持续稳定的亲情关爱和心灵成长支持?2016年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市妇联界别的委员们提出了建议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公益项目的提案。提案呼吁,建立关爱困境儿童服务体系,建立“监护人+村居干部+老师”三对一,家庭、社会、学校对接的“人盯人”监护帮扶机制,让孩子们“亲情有依、生活有靠、心灵有抚、安全有护、学业有教、困难有帮”。同时,加大实施困境儿童关爱公益项目,加大政府投入,对代为履行监护责任、监护到位的指定监护人、爱心志愿者、老师给予奖励。

 

    去年8月,市民政局在提案回复中表示,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已对困境儿童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困境儿童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对已纳入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要建立详实完备的困境儿童信息台账,严格实行“一人一档”管理。

 

    同时,我市将完善困境儿童帮扶保障制度。完善委托、奖励监护人制度,对客观因素导致无力监护的家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乡镇(街道)根据困境儿童家庭状况委托村(居)或村(居)民为监护人,或聘任“爱心父母”,确立“爱心父母”职责;针对困境儿童监护、生活、教育、医疗、康复、服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困境儿童自身、家庭情况分类施策,建立“结对成长”导师制度,给予困境儿童学习、生活、心理长期关爱,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