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强产业促增收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大美乡村

09.03.2019  09:42

    

  曹清尧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

  蒲彬彬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

  刘家奇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

  谭建兰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重庆谭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生龙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严琦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全国两会期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成为重庆代表团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3月8日,重庆代表团举行记者会,邀请四位代表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主题发言。就此话题,重庆日报记者也邀请了两位政协委员一起来探讨。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还有哪些难啃的硬骨头,如何保证如期高质量脱贫,促进乡村繁荣振兴?

  贯彻精准方略 因地制宜兴产业

  蒲彬彬: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我们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垫江是非贫困县,目前还有871户、2289人未脱贫。他们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因病因贫因学致贫。全县脱贫攻坚任务,从总体上看不重,但按照“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我们的任务也不轻。我们正坚持不懈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和支撑。目前,垫江正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垫江结合自身特点,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之路,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高质量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如垫江农业品牌拳头产品垫江晚柚已有15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唯一的柚类晚熟品牌,目前全县种了接近3万亩。我们计划三年内发展10万亩。种植这种晚柚,每亩能带来两三万元收入。我们也鼓励各村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种李子、西瓜或者中药材等。

  同时,我们还大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推行“公司+农户”订单式农业,再加上大力推进农村电商,确保农户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

  曹清尧:除了帮扶贫困户,我认为还应高度重视临界贫困户。所谓临界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在现行脱贫标准以上10%以内,但生产或生活中仍存在较多困难的家庭。今年以来,荣昌把辖区内243户691人临界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对象,统筹推进贫困户与临界贫困户在基础设施、技术培训、产业帮扶等脱贫政策上享受同等待遇,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在荣昌,我们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以此保证贫困户高质量脱贫。

  去年下半年,荣昌引进了一家专业从事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食品企业——琪金集团。他们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目前已经带动50户以上的农民养猪,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5万元。

  除了引进企业带动富民以外,荣昌还试点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物业经营型、特色产业型、股份合作型等不同形式。两年来,我们共计投入5700万元扶持6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已有35个村(社区)实现增收,共计400余万元。我们力争在2020年消除全部“空壳村”。

  谭建兰:石柱是中国辣椒之乡,有全国辣度香度最好的“石柱红”。我主要从事辣椒种植加工和销售。2004年,我带领180户农户成立了石柱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带动乡亲们种辣椒,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他们增收致富。

  目前,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已建成基地2万亩,带动了7个乡镇24个村6800余农户种植辣椒,其中贫困户840户。同时,我们还注册了重庆谭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辣椒后期的加工和销售,目前正带领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严琦:多年来,陶然居以餐饮业链接三农产业,将产业链延伸到田间地头,带着品牌到农村建设陶然小镇、美丽乡村、食材基地,建立了原材料基地,做大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还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共同致富。目前已结对帮扶16个贫困村、383户贫困户、1027个贫困人口,涉及帮扶资金3480万元。

  我将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做强农业品牌,促进产业兴旺,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链接乡村产业和大中城市市场,不断培育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增长点。

  下一步,陶然居将在九龙坡区白市驿打造升级版的示范基地,同时把农产品生产基地放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助力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重庆日报: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哪里?

  给钱给物 不如给一个好支部

  蒲彬彬: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制定基层党组织两年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建成规范化基层党组织示范点26个,精准选派45名县级部门、单位干部到10个脱贫村和5个扶贫重点村任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大幅度提高村(社区)组织运转保障标准和村(社区)干部待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垫江还建立了“五位一体”责任体系,每个贫困户都有县领导、帮扶部门干部、驻村工作队、县域内干部职工和乡镇干部五方力量负责帮扶。同时,加大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刘家奇:基层党支部能否发挥作用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睦和村党支部有4个党小组,党员81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党支部始终坚持“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村社干部就是一个标杆”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为民服务意识,崇尚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2018年,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龙眼、荔枝嫁接管理技术,考察“巴山红香椿”种植项目、人居环境改善等,带领村民致富增收、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18年,我们村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

  曹清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荣昌是重庆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县之一,正在全力打造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效。

  李生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当前乡村“空心化”“空巢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乡村振兴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农村“”起来,让返乡农民切实分享乡村振兴红利。这需要政策保障,也需要司法保障。

  乡村振兴,司法大有可为。我认为,要以司法保护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及农村产业升级,确保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同时,还要着力构建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及时发现、有效化解农村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引导和帮助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矛盾纠纷,为农村投资创业提供安定有序的环境。

  重庆日报:乡村振兴如何留住人才?

  让农村有“钱途”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蒲彬彬:留住人才,关键是能够增收,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们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通过采取农村土地流转,培养种植、养殖大户,组建合作社,或者参与农产品流通等方式,让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去年一年,垫江返乡创业人员就达到1万多人,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活力。

  曹清尧:留住人才,关键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有了产业,能人返乡才有抓手。可以从几个途径聚集人才,一是由各级党委政府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机关事业单位给村里选派“产业特派员”,也就是组织选派人;二是成立集体经济组织,请村里的能人或返乡人员来盘活农村资源,用市场经济吸引人;三是发挥党员和干部的作用,党员要带头致富,干部要当先锋,培育一批本土人才。

  刘家奇:要留住人才,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活富裕是根本。现在睦和村特色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在慢慢跟上。为此,睦和村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将重庆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移民精准帮扶项目、农村“四好公路”等项目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目前,我们已成功创建重庆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两个、市级美丽庭院130个,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美丽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回乡创业。这几年,开农家乐、流转土地建果园、承包鱼塘的啥都有,村里的人气旺得很。

  李生龙:政府应当及时出台一揽子配套政策,搭建一系列平台,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持续完善农村医疗、教育以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在着力提升保障质量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让农村人力资源逐步回流,让其“回得去、留得住、逐步能致富”。

  此外,还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开发农村文化旅游、服务产业等第三产业,运用“互联网+”模式、智能化技术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让返乡农民切实分享乡村振兴红利。

  严琦:乡村振兴亟需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农业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打造“五支小分队”:基层农业干部队伍、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重庆日报:如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

  曹清尧:脱贫攻坚,关键要解决好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一是要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决心,用身边典型看到希望;三是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的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蒲彬彬:乡村振兴,农民既是主体目标又是主体实施者。我们在推进中注重运用教育引导、改革激发、资金助力、干群引领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群众积极性,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比如,典型带领方面,一些乡村成立乡村振兴协会和志愿者队伍,发挥农村能人和大户的带动作用。周嘉镇胜利村五组村民谭定学,2014年被纳入建卡贫困户,2016年实现脱贫后,发挥懂蔬菜种植的技术优势,带动7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谭建兰:我老家有个姓谭的贫困户,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家穷屋破,又无上进心,有点钱就酗酒。乡亲们都嫌弃,看不起他。

  今年春节前,我回老家,看到政府帮助他新修的房子亮堂又整洁,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俱全,还有一套音响,火炕上腊肉挂成一排。他说,他在村里当护林员,又养猪、养蜂,去年一个人赚了1.8万元。他说,他现在不酗酒了,我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从他身上,我总结出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改变现状的意愿,肯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记者 陈国栋 周尤 张莎 戴娟

编辑: 王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