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三步走”全力发展中山优质稻

01.04.2016  09:08

优质稻与普通杂交稻相比,具有腹白小,角质率度高,米色清亮等特征,有些品种还兼具特殊香味,米饭软而不粘,适口性较好等特性。优质稻米的市场销路、价格要好于普通稻米,其生产效益也相对较高。为挖掘中山区域优质稻生产潜力,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开县分三走全力发展优质稻。

一是真抓实干打好基础 。近年来,我县在高、中、底不同海拔区域同时开展品种筛选、密度肥效及病虫综合防控试验。筛选出以“宜香优1108、内5优39、川优6203”为代表的国颁二级优质高产品种,探寻出“1.2万窝+氮12-磷8-钾7”的合理密肥搭配,选择出“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苯甲·丙环唑”防治纹枯病、“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螟虫、“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措施。 二是精心谋划建立基地 。我县以赵家街道开竹、宁定、阳平、保丰,大德镇渡佳、天宫、龙王、桂花等村为重点建立优质稻高产示范基地,年均高产创建面积20000亩,核心示范面积2000亩,年均平衡增产40万公斤。 三是依托平台促进效益 。打捆粮油万亩高产创建和优质稻建设项目资金,给予优质稻产业基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免费提供部分优质稻良种和配方肥。依托钦穗米业、九龙山米业等加工企业,打造大慈山、九龙山、开竹山等大米品牌,提升本县优质稻的知名度,增加效益,辐射带动全县中山优质稻产业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