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彭中芬:打工学手艺 返乡办厂子

07.07.2015  19:52

  开县彭中芬:打工学手艺 返乡办厂子

 

      今年38岁的彭中芬在外打工多年,拥有纯熟的制衣手艺,三年前,她靠着这一特长在临江镇万安村2组开办了中盛制衣厂加工服装,并在临江镇妇联及社保所的帮助下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购买机器扩大制衣厂规模,吸纳了3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

靠手艺回乡办制衣厂

      彭中芬十几岁便到广州打工,进过很多厂,最后她喜欢上了制衣这门手艺,就一直在一家制衣厂打工。

    “后来制衣厂倒闭了,我就回来了,刚好借这个机会创业。”彭中芬说,一直在外打工也不是办法,孩子上高中了,也需要人管。于是,她决定靠做服装的手艺回家开办制衣厂。

      2012年,彭中芬注册了中盛制衣厂开始创业,丈夫依然在外打拼。然而,经营制衣厂远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光靠自己会做,根本就不行。

    “第一年接到的订单很少,也很不稳定,别人不相信我。”彭中芬说,既然要创业,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于是,她跟以前的制衣厂老板、朋友联系,让他们帮忙介绍货源,并认真完成每一批订单,以此增进供货商的信任,慢慢地,第二年的订单开始稳定下来。

小额贷款助其扩大规模

      彭中芬考虑到制衣厂的利润微薄,只有订单量上去了,收入才会成正比增加,必须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可是眼下资金紧张,让她犯难了。

      2014年5月,正当彭中芬犯愁的时候,临江镇妇联及社保所宣讲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派上大用途。她办理好一切手续贷了8万元,购买了20多台机器。

    “厂里把客户和单子稳定了过后,我的贷款就下来了,就像是下了一场及时雨,去年就赚了10多万元。”彭中芬高兴地说。

带动30名留守妇女就业

      现在中盛制衣厂里有30多名工人,全是在家带孩子读书的留守妇女。

    “这些都是从外地回来带小孩读书的,上班时间比较自由,带孩子和挣钱两不误。原来基本上没有收入的农村妇女,在这里一个月也能够挣几千块钱,让家里的生活更宽裕一些。”厂里指导生产的师傅郑佑新说。

    “我看到家乡劳动力很充足,订单也越来越多,就想再扩大规模,再增加一些设备开第二个厂。”彭中芬说,当她了解到可以申请第二次贷款,还能够贷10万元,她又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