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不走出去,或许就被吃掉了”

13.10.2015  09:03

邓洪九。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

重庆晨报记者 黎胜斌 报道

17岁那年,邓洪九开始卖水果,这一卖就是28年。2011年,他开始在泰国建立第一个水果直采、种植基地。

邓九洪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初没有果断走出去,或许现在就被同行吃掉了。201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洪九果品登陆重庆OTC市场,成为重庆首家登陆OTC挂牌的水果企业。

第一次经营进口水果尝到甜头

10月10日上午11点,我们采访邓洪九的时候,他刚跟管理团队开完会,听取了在智利建立车厘子直采、种植基地的情况汇报。

这将是公司在海外的第三个基地。”邓洪九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基地虽在国外,但销售市场仍定位在国内,目前国内十多个城市、200多家超市的新鲜进口水果,都是洪九果品供货。

与进口水果结缘始于2005年,当年6月,炎热的天气让水果市场显得相当沉闷,一条新闻让邓洪九留了心:15种台湾水果将实施进口零关税。

如果抢先一步把台湾水果引进到重庆,就算不赚钱,不也是一个打响知名度、提升实力的机会吗?”他心里开始盘算。随后,邓洪九与福建厦门一家公司一拍即合,购买了4吨多台湾水果入渝。很快,他的进口水果在重庆部分超市零售。

到2006年底,邓洪九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合作的超市超过了70家,年销售额达到1.5亿。尝到甜头的邓洪九决定深耕这个领域。

外国水果占半壁江山

在经营了几年进口水果后,从事这行的商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激烈了。回忆起当初去国外建直采基地的情形,邓洪九连称“都是被逼的”。他说,卖进口水果,得先从广州批发后运回重庆,而竞争一旦激烈,就基本上赚不了钱,困难的时候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中间环节太多、耗时太长,终端售价就高,而且利润还薄。”于是,邓洪九决定将“触角”伸向国外。4年前开始,邓洪九就在国外建立直采、种植基地,然后再将水果运到国内销售。而洪九果业也因此成为重庆水果行业首家走出去的企业。现在,邓洪九经营的水果品种中,外国水果占据了半壁江山,且上架时间也比之前节约一半。

邓洪九说,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初没有果断走出去,或许现在就被同行吃掉了。如今,他成为了水果行业“大王”,其水果已遍及北京、大连、淄博、成都、西安、贵阳、昆明等十多个城市,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超20亿。

未来3年做到100个亿

2013年,洪九果品登陆了重庆OTC市场,成为重庆首家在OTC挂牌的水果企业。他称,这样可以让企业规范化管理,形成品牌效应,并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好处,“企业只有通过融资才能扩大规模,如果投资者对农产品贸易不看好,对这个行业不看好,我宁愿不要融资。

除了做线下的市场,邓洪九的水果生意还在与互联网结合,他设立了网络营销部,开设了网店。“消费者只需点一下鼠标,就能实现水果送上门。”他告诉记者,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商家必须转型。但他也表示,目前线上销售的数据还不理想,不过,这也是公司今后发力的一个地方。

邓洪九说,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他要引进更多的水果到国内销售,未来3年时间,计划进入100个城市,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姓名:邓洪九

出生年份:1970年

职务: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参评理由:在西南地区水果行业,他带领的“洪九果品”被业界公认为最大水果供应商。他也是第一个走出去,把国外水果进口到国内的人。他在国外建基地、买果园,泰国、越南、智利等国都有他的身影。如今,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未来三年,他要引进更多的水果到国内,并进入全国100个城市销售,公司营业额做到100亿。

新闻对话>

创业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重庆晨报:“互联网+”是当下的热词,水果行业如何触网?

邓洪九:水果销售属于传统的销售行业,若用互联网的销售模式,首先需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短时间内盈利很难,“互联网+水果”目前还没什么亮点,我们也在积极地探索,当前还在全国铺点,当达到一定数量后,效果就会凸显。

重庆晨报:作为过来人,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邓洪九:创业不是靠想,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然后坚持。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