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新形势下丘陵地区种植制度的优化

05.04.2016  15:49


为保证新形势下丘陵地区种植制度优化项目的顺利完成,提升研究报告质量,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16年4月1日组织有关专家对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新形势下丘陵地区种植制度优化项目进行了评审。来自西南大学、市农科院以及市农委相关单位评审专家和项目团队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李伟研究员对项目开展情况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

项目立项以来,农技总站针对全市农业发展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分工明确的技术专家团队。从2015年2月份以来,专家团队走访了潼南、开县等10个区县的业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通过面对面问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获得了宝贵第一手资料,整理形成种植制度典型案例60余份,凝练了新形势下丘陵地区种植制度优化研究报告。

该项目对多种种植制度分别就行了研究对比优化。对于稻田种植制度,针对不同生态适宜区分别推荐:一熟制有水稻-冬水;两熟制有水稻-油菜、水稻-蔬菜、水稻-马铃薯、中稻-再生稻、水稻-绿肥;三熟制有水稻-秋马铃薯/油菜;以及稻田种养结合的种植制度。对于旱地粮油作物,针对不同生态区分别推荐:两熟制有玉米/红薯、春糯玉米-秋糯玉米、春马铃薯/玉米、高粱-再生高粱、春花生-秋花生;三熟制有马铃薯/玉米/红薯、玉米/红薯/榨菜、油菜/玉米/红薯、玉米/大豆/红薯、春玉米/夏大豆/秋玉米、小麦/玉米/红薯、马铃薯/玉米/豆杂粮和饲用甜高粱/黑麦草等模式。菜园地种植制度优化分别实行粮-菜轮作和不同蔬菜种类的复种轮作。果(茶)园种植制度优化分别实行幼龄果园间作蔬菜和茶-菌复合种植等制度。

专家组对报告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研究内容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全重庆的种植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优化,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应该补充借鉴相似生态区域的成熟的优化种植模式;二是应该注意与十三五规划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安全高效、适度规模、轻简化栽培等方面要加强;三是在适宜推广区域、推荐模式上应注重效益分析,给出适宜当下条件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种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