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医疗纠纷有“裁判”可找 四年调解71起

28.10.2015  10:31

中新重庆网10月26日电(蒋青琳)“有了纠纷找司法,司法帮你解疙瘩”。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近年来,重庆彭水县司法局加大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和指导力度,建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以前,有了医患纠纷后,患者方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处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三天两头的往县委、县政府跑,稍微理性点,才会找律师咨询。”医调委负责人介绍说。
        2012年以来,彭水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公安局、卫生局、司法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第三方免费调解机构——县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
        苦口婆心 “裁判”快速解决纠纷
        2002年9月,冉某在彭水某医院作剖腹产手术,术后,医生在做伤口缝合时将医用缝合针残留在盆腔内,致使冉某长期腰疼、下腹痛,经多方医治均无好转。2014年7月14日,冉某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CR片检查,发现其骨盆内有一弧线高密度影,遂通过手术将其取出。痊愈后,冉某认为是彭水某医院的过失造成其12年的痛苦,并给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冉某要求该医院赔偿误工费、住院医疗费、手术缝合针残留期间的各种费用共计188780元。
        2014年10月,医调委会对此事进行调解,因彭水某医院多次搬家整改,已无冉某12年前的病历。为妥善解决该纠纷,医调委多次协助冉某,最终帮助冉某找到孩子出生证明,进入司法程序。但由于双方争议金额过大,未能达成协议,后医调委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进一步调解,最终成功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彭水某医院赔偿冉某共计60000元费用。
        独立第三方 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为纠纷提方案
      汉葭街道芦渡湖村的患者李某,因腰部摔伤到某医院住院接受治疗,术中患者出血较多,术后出现昏迷状态。患者家属认为系某医院存在过错而引发医疗纠纷,患方诉求金额高达800万元,包括已花去的100多万元医疗费用。
      医调委接到此纠纷后,先是组织医学专家对该医疗事件开展专业鉴定,并组织律师从法律角度对医患双方进行利弊剖析,最终,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促使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并使得此起医患纠纷顺利进入法律程序。

据了解,为及时化解民间的矛盾纠纷,彭水司法局积极畅通渠道,第一时间发现和获取矛盾的苗头,四年来,调处重大医患纠纷71件,患方诉求金额2184.19万元,协议赔付金额469.68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