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司法局“三位一体”开展法律扶贫

22.12.2015  18:44
      为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彭水县司法局在加快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强化法律针对性服务“三位一体”流程因地制宜地开展法律扶贫工作,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学法用法需求。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知识“脱贫”。通过街头设点、悬挂横幅、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上法治课等方式,着力开展“法律八进”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伍、打造法治主题公园等,增强面向社会公众的普法实效;开通彭水县司法局、彭水县普法网官方网站和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形成立体化、多元化、全方位的自媒体宣传平台,不断拓宽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2015年来,县司法局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944场次,上法治课35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8万余份,开辟法治宣传专栏239期,张贴宣传标语362条,组织普法考试472人次;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各类宣传信息189余条,微博202余条。

  二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彭水县司法局把法律扶贫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了对贫困人员的资源和政策倾斜。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增设法律援助站点,拓宽法律援助范围,做到“应援尽援”;揭牌运行法律服务中心,安装联网信息查询系统,制作二维码等,将法律援助、公证、鉴定、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窗口前移,切实方便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1-10月,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05件,结案568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008.77万元。

  三是加强法律针对性服务,提高工作实效。在开展法律扶贫中,坚持法律服务个性需求和共性需求相结合。即: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法律服务,做到“对症下药”。如宣传方面,在文化层次较高的乡镇(街道)采取发放法律书籍的办法,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乡镇采取面对面“理论讲解+事例”的做法;公证方面,采取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电话预约服务,免费咨询、免费代写法律文书,为困难家庭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减免公证费用等便民利民措施;安置帮教方面,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开展真情帮扶,多途径提供就业就学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