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平安治水患 昔日“平淹”变花海

21.04.2015  10:38

彭水平安镇,唐守学身后的上万亩平地曾十年九淹,今后将建成花海。重庆晨报记者 郎清湘 摄

初一早起,郎过街,头戴丝帕脚踏鞋,问郎哥哥哪里来?呔汴啷,郎从苏州得病来。啷呔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苗山打闹》传承人,71岁的唐守学站在自家院坝前拿着一面铜锣边敲边唱。

要是在以前,哪里有地方哦,这方圆上万亩的平地上,都是齐腰深的水。现在好了,不仅不遭水灾了,都要变成花海了。”唐守学说的门口这块地,是位于革命老区彭水县大山深处的万亩平地——平安镇。

十年九淹:昔日平安等同“平淹

我71岁的人了,大半辈子都是和洪水做斗争。”唐守学站在客厅里,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话语伴随着烟雾一起吐了出来。

平安的地形是中间平矮,四周高,再加上没有沟渠排水,在没有整治前,全镇老小一到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提防发水,但又年年被淹得一塌糊涂。”平安镇党委书记张泽勇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连续四年发大水,每家每户屋里都要进水,日子太难过了。”唐守学说,“眼看着庄稼能收了,结果发水了,水淹三年饿死人,颗粒无收,哭都哭不出来。

我们把平安和平淹都读成一个音,其实,那些年,平安跟平淹也是一个概念,十年九淹。”唐守学说,当地很多人一遇发水,就特意强调自己是“平淹(安)”的人。

唉,说大水,还是2003年6月那场水发得大。”唐守学至今对12年前那场大水记忆深刻。根据彭水县提供的材料显示,6月23日晚,彭水一带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瓢泼般的大雨倾注。“那水涨得吓人,天上下着雨,地上冒出水桶粗的泉眼,直望上喷。”唐守学说。

我们一家都躲在后面山包的洞里,眼看着自己的房子被冲垮。”唐守学说。

那一次大水,导致上万亩平坝成了一片汪洋。“水多了还排不出去,那次被水淹了差不多两三个月。不少人干脆都搬走了。”唐守学的眼神暗淡了下来,“都遭淹怕了。

治患致富:6月10日花海开张

平安镇史上最大的“6·23”洪灾过后,当地政府争取到资金数千万元,开始筑沟渠、修水坝、建水厂,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水患。

去年雨水算多的,我们平安,尤其是原来隔三差五经常遭水淹的地儿,没遭淹。”唐守学站在自家门前,指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万亩平地说,不远处有台拖拉机正在耕地,这在重庆是非常少见的。

唐守学家有17亩土地,根据当地土地流转帮助农民增收的方法,老唐把15亩土地流转了出去,留下两亩地种菜种瓜。土地流转后,当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让当地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0%,达到了6718元。

唐守学所在的平安镇平安社区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今后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景区叫平安爱情花海,核心地带就在我们平安社区,6月10日正式开园的有1700亩,一年四季都有花盛开,主要是突出爱情主题,在这里可以坐大花轿、骑大白马。”平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旺光说,核心景区包括七彩花海、爱情试验田、向日葵迷宫等。

我们家现在是四世同堂,不发水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现在没事和一帮老哥们唱唱《苗山打闹》,等景区开张了,就唱给游客听,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得更远、传得更广。

名词解释> 苗山打闹

去年,市政府公布了我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县的《苗山打闹》在列。

苗山打闹》是劳动歌曲,根据表演形式分为轮唱和对唱,节奏明快。一般为2—4人,表演的人手持锣鼓,边敲打边唱,轮唱的时候表演的人每人唱一句,对唱的时候分为两组,相互诘问。除此以外,可以演唱地方山歌。

重庆晨报记者 郎清湘 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