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会理发?借着理发为医患“除草”
罗庆华(右)为重庆支援队队员理发。
重庆日报消息,自1月27日凌晨到达孝感,首批重庆市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对口支援队(以下简称“重庆支援队”)队员已在孝感战“疫”20余天。
无处理发,许多人头发日渐长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打理,不少人的头发乱如蓬草。
直到第二批重庆支援队队员到达,微信工作群里,有人留言:“大家需要理发的可以找我。”
留言的是在2月11日到达孝感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罗庆华。
让罗庆华没有想到的是,理发的“业务”好得出奇,几乎每天都有人预约。
心理医生为何会理发
“要个什么发型?太复杂的我可不会。”2月18日这天午后,竟有20余人排队等待罗庆华理发。
“要什么发型哦!剪短点就是了,方便的话就光头吧。”重庆支援队孝感市中心医院一分队队长刘景仑,已连续忙碌20余天,五六厘米长的头发耷拉在额头上,极其影响工作。
“光头是最方便的,不过你这头型理光头不好看,我还是按着你原来的发型给你修短吧。”罗庆华细心地修整着,一招一式,虽不算专业却也熟练。
排队等待理发的队员纷纷围拢观看:“罗老师你这手艺哪里学的,你完全可以兼职去开个理发店嘛。”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经常给自己理发,最拿手的就是理光头。”这样的经历,让罗庆华自备了一套理发工具,推子、剪刀、梳子……虽不如专业理发店般齐全,但简单理发完全足够,“来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群里说没地方理发,想着自己有工具,就毛遂自荐了。”
借着理发和大家聊聊天
其实,罗庆华自告奋勇为大家理发,还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我是心理医生,知道大家在这里心理和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平时医护人员都忙于工作,很难有机会见面,理发则给罗庆华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借着理发和大家聊聊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近10天的接触和了解,罗庆华和队里另一名心理专家、重庆精神卫生中心医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冉江峰发现,医护人员普遍有失眠和焦虑的情况。几乎每天,两人都会接到医护人员的咨询电话,或者微信咨询。
“其实,入睡困难、早醒、梦多,甚至于出现一些躯体反应,如胸闷、疼痛等,都是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正常反应。”冉江峰介绍,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面临着治病救人和避免被感染的双重压力,精神高度紧张和集中,难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出现这些症状并不可怕,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冉江峰举例说,有医护人员入睡困难时,喜欢看手机,或者用遥控器漫无目的对着电视一通乱按,“这个时候,就要把所有会影响睡眠的东西放到手拿不到的地方,调整呼吸节奏,放松自我。”
“才到孝感的时候,确实压力比较大,心里面就跟长了一窝草,怎么都睡不着。”许多医护人员反映,按着罗庆华和冉江峰介绍的方法,睡眠质量提高了,焦虑的情绪也逐步缓和。
拔掉大伙心里的“乱草”
“我们心理医生的任务就是要拔掉这些‘乱草’,让他们的心绪宁静,这样他们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战‘疫’中。”罗庆华和冉江峰要拔的“草”,不仅仅生长在医护人员心里,同样生长在患者的心里。
“隔离区内的患者,大多都有焦虑情绪,有些是觉得希望渺茫,有些是长期远离家人觉得孤独……”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周家林已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奋战了半个多月。他告诉记者,如何安抚患者的情绪,让他们配合治疗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可罗庆华和冉江峰并不是重症病区内的医护人员,也无法和患者直接见面,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呢?
“我们会结合医护人员反馈的情况,给医护人员提出建议或意见,由他们去实施。”罗庆华介绍,针对情绪消极的患者,他建议让每位治愈出院的患者写下几句话,然后贴在隔离病区内显眼的位置,要让每一名患者都能看到,增强患者的信心,“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让治愈患者录一段视频,分享自己的感受,给其他患者树立信心。”
针对觉得孤独的患者,冉江峰认为可以通过让患者与家人视频通话的方法来缓解,“有些老年患者用的不是智能手机,甚至不识字,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来想办法解决。”
此外,医护人员的关心、细心照顾,经常和他们聊天,也是缓解患者焦虑的好办法。
重庆支援队队员陈夏燕的工作地点是大悟县中医院,隔离病区内有一个不爱说话,不喜欢走动的爷爷,也是陈夏燕所在病区症状最严重的患者。
陈夏燕经常陪老人聊天,还将自己的脸盆、毛巾、香皂给住院时什么都没带的老人,每天还为他穿袜子、穿鞋子、扶他起来走路。
如今,老人的心情舒展了许多,病情也逐步好转。
原标题:头发长成“乱草”找他,心里频生“乱草”也可找他 重庆心理学教授为医患“除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