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高考志愿填报“5不能”

23.06.2017  19:46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被列上日程。理性、准确、合理填报志愿是考上理想院校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部分考生或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造成志愿填报失误。今(23)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总结了志愿填报的“5不能”,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1、不能片面根据分数填志愿。

考生或家长比较以当以当年考试分数与去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比对,这种方法其实很片面。专家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至少要掌握4方面的参考信息:一是考生所在中学近几年高考录取的实际情况;二是拟报考院校在渝招生计划和分专业计划,重点分析比较今年的计划与往年的变化情况;三是招生学校在重庆近3年的调档线,学校最低录取分、平均分,以及专业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和学校、专业线差等;四是明确自己的位次后,要参照该位次往年的录取学校和专业。特别提醒高分段考生更应该注意位次法的使用。

2、不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高校专业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好找工作”不代表“能找好工作”。目前相对“热门”的专业,并不能表明几年后其就业率仍会高,也许目前的“冷门”专业,将来会是“热门”。为避免失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做到“冷热兼顾”。

3、不能将求学与求职划等号。

职业是很多考生志愿填报的导向,其实用“求职”来决定志愿,甚至将专业与社会职业等等号都是不妥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联系,但填报志愿首先要提高录取命中率。专家提醒:填报志愿时,应强化升学导向,淡化职业导向。

4、不能固执地拒绝专业调配。

高考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应被好学校录取。事实上,每年总有部分考生虽然总分超过了重庆市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报考院校调档线,但并没被录取,吃亏原因多在专业“不服从调配”。专家提醒:服从调配也许并不会吃亏,即使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考生到校后还可以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考研等途径加以解决。

5、不能只看校名不看专业。

一是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艰苦专业;二是心存偏见,认为师范、农业等学校的专业就业出路不佳;三是对一些市外学校不了解,如果学校不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考生就不愿填报。其实,很多专业研究的领域互有交叉,只是各有侧重、名称不同而已。专家提醒:考生要认真研究专业内涵和实质,注意市内外院校统筹兼顾,科学填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郭俊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2017年普通高考艺术提前批投档录取工作8日开始
按照市教育考试院日前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录取进程安排,艺术艺术提前批(单独录取批次)投档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开始。考试院表示,录取开始后,考生可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重庆晨网
快来看!今年高校招生录取时间表确定 9日开录本科提前批
重庆市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重庆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