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忠县县委书记刘贵忠:抓好生态涵养的“7件事”

12.09.2016  13:08

  重庆日报:刘书记,请问自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忠县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贵忠: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划定以“江(长江)、河(河流)、库(水库)、山(山脉)、林(天然林)、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区(自然、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红线,全县形成“1+4+20”新型城镇发展体系,县城形成“一主一副一带三片区”组团式发展格局,特色资源加工业形成“1+3+9”的空间体系。

  二是生态产业逐步形成。特色效益农业方面,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国家柑橘技术中心及高标准柑橘基地果园35万亩,笋竹基地9万亩,柑橘产业构建起“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研学旅”全产业链;特色资源加工业方面,初步构建起“4+2”特色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业方面构建起以“”文化为灵魂的“”文化旅游区,以“石宝寨”为核心的建筑文化体验区,以“柑橘”为特色的中国柑橘城百里柑橘长廊旅游区的“3+1”旅游业空间布局体系,《烽烟三国》大型山水实景演义对外演出,白公祠实现开园迎客。

  三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县城镇垃圾处理率达91%,污水处理率达82%,长江及主要支流水质保持Ⅲ类以上。

  重庆日报:据我们了解,长江流经忠县有88公里,支流近500公里,生态涵养和保护任务非常艰巨,能取得这些生态指标是很不容易的,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刘贵忠:主要是统筹抓好生态涵养“7件事”。

  一是抓好库区清漂及垃圾污水处理。我们坚持常态化开展库区清漂,2015年清漂垃圾1.1万吨,库区忠县段清漂率达100%,长江及主要支流水质保持Ⅱ类标准。

  我们还建立起了“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三级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建成海螺水泥三峡库区生活垃圾环保综合处理一体化项目,采取气化原理焚烧垃圾,既不产生新的污染,同时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城镇垃圾处理率达91%。

  另外,我们还引入市环投集团采取PPP模式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2%。

  二是抓好森林工程。我们大力实施国土绿化、长江绿化、退耕还林工程,先后开展长江绿化行动和三峡后续生态屏障建设,全面建成了忠县长江柑橘产业带,打造了长江百米生态景观林带,彻底消灭长江干流忠县段“天窗”和“断档”。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164万亩,覆盖率达50%;长江两岸森林面积达45.8万亩,覆盖率达70%。

  三是抓好乌杨移民生态工业园环保建设。全面落实“禁投清单”,杜绝污染企业入驻,招商布局循环产业项目。这几年,我们共拒绝大型化工项目4个,新引进全产业链项目8个,签约实现部分投产新能源工业项目4个。

  四是抓好城市生态建设。建成皇华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忠州广场三期和香山、南滨等城市公园,加强城市边坡绿化和公园绿化,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2平方米,今年7月获得住建部“国家园林县城”正式授牌,正在积极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五是抓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我们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重点抓好养殖场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控肥控药,路边、水边、房屋边和厕所“三边一厕”环境卫生治理。这几年,我们共完成农村山坪塘整治4063口,累计新增恢复蓄水能力1129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两件事就是抓好库区两岸地质灾害防治、抓好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及文明习惯养成。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我们将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重庆日报: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更加凸显特色经济发展带动。请问,忠县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有着怎样的打算?

  刘贵忠:我们将扎实推进特色经济发展“5件事”。

  一是大力发展以柑橘、笋竹为主导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稳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

  二是围绕我县农副产品、矿产等优势资源发展特色资源加工业,重点抓好35万吨柑橘加工、12万吨笋竹加工、年产20万辆电动汽车等项目,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石材产业基地建设,建成渝东北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三是依托石宝寨、白公祠、秦家上祠堂等资源和三峡港湾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加快发展以“忠文化”、“白公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建成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名城和三峡库区知名旅游目的地。

  四是依托丰富的岸线资源,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建成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重要节点和重庆区域级现代物流基地。

  五是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地上”与“地下”、“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按照“生态、经济、民生”三位一体和产城融合原则,加快建设美丽滨江经济带。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