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做大总量 南岸打造国际知名手机出口基地

23.02.2016  11:13

  位于南岸茶园的重庆融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手机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用于出口的手机。

  记者 梅垠 摄(本报资料图片)

  2月19日,大年十二,在重庆百立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立丰)的生产车间,600名一线工人正忙着加班生产4G智能手机。

  往年春节,工人们都是在过完大年后才回公司上班。今年,由于节前已拿到中国移动400万台手机订单,且对方节后催促着要货,公司不得不提前召回了8成左右的工人。

  该公司的忙碌景象,仅仅是南岸区手机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5年,南岸区手机出货量超过1亿部,产值达到497亿元,其中手机出口量达4500万台。该区的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的手机出口基地。

  10年前,南岸区手机产业还是一片空白。10年来,该区是如何一步一步将手机产业做大的呢?

  搭建平台、做大总量

  不走寻常路

  早在2006年,因看好手机市场潜力,处于转型中的南岸区,便敲定了未来发展的主方向——打造以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地的经验表明,要从无到有地发展一项产业,最有效的做法就先是把行业龙头企业引进来,然后再借助其影响力,吸引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快速形成产业链。然而,这条路南岸却没有走通。

  当时的状况是,国内手机制造业主要布局在珠三角、长三角的深圳、东莞和苏州等城市,这些城市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及齐全的手机产业供应链;而南岸区乃至整个重庆在此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对于手机龙头企业的吸引力不够。

  经过摸索,2010年,南岸区审时度势,决定走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自下而上,先从搭建平台入手,抓住沿海手机产业转移的机会,引进一些中小型企业,把总量做上去、基础打好后,再通过量变促进质变。”南岸区移动终端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搭建平台方面,自2010年以来,南岸区通过努力争取,先后引进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技术鉴定中心重庆代理处。其中,前者是国家级的通信产品检测认证权威机构,可为重庆造手机提供质量检测服务,后者专门在我市开展移动电话机、固定电话机质量争议技术鉴定服务。

  此外,南岸区政府还与重庆电信研究院、重庆市经信委合作,共同组建起了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入驻该区的手机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并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和中电科第24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手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撑服务。

  在引进手机生产企业方面,2011年至2012年,借力于这些平台,南岸区成功引进了国信通、宝捷讯、高讯霸灵、赛丰、中科诺和创翼合众等多家手机企业。由此,该区手机产业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时至今日,南岸区手机产业已集聚整机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112家,形成了集手机研发、生产及零部件配套于一体的产业链。

  “过去,我们的每款产品必须送到北京去检测,动辄就要花上二三个月时间。有了重庆电信研究院后,在1个月内于本地就可完成检测。”重庆市国信通讯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使得公司极大地节省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益。

  打造优质服务环境

  企业来了就不想走

  企业来了后,如何才能帮助其尽快投产?又如何才能让其来了就不想走?

  “这两道‘题’如果答不好,再好的平台也无法助推南岸手机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南岸区电子办负责人说。

  南岸区的解题思路是:仅靠优惠政策发展产业的时代,已基本走到尽头,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才是关键。

  近几年来,为促进签约企业尽快入驻、尽快投产,南岸区整合全区40个部门单位的职能,建立了政务、财税金融、要素保障三大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体系,通过打造廉洁、高效、优质、规范的服务环境,推动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据了解,南岸区对相关部门打造优质的政务服务体系,作出了明确责任、压缩时限的要求。其中,工商注册的整个办理流程,从法定的200余个工作日减少到了5个工作日。

  2013年10月,百立丰与南岸区签订了入驻协议。仅仅两个月后,该公司就在南岸区完成了工商注册、厂房租用等手续并顺利投产。百立丰副总经理杨伟文告诉记者,手机是一种更新换代很快的产品,时间非常宝贵,南岸区的高效服务让公司效益有了保障,“来了就不想走”。

  在建立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南岸区通过综合运用财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加强对电子信息企业的融资支持。2015年,仅重庆三峡银行就累计为电子信息企业发放美元贷款约3300万元,发放人民币贷款约36500万元,开出承兑汇票98770万元,发放委托贷款23212万元。

  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企业稳岗服务保障机制以及住房、教育、社保、户籍等用工保障服务体系,南岸区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已为中移物联网、国信通和百立丰等90户电子信息企业提供公租房1783套,解决了6000多员工的住房问题。

  市、区联手推动

  去年出口手机4500万台

  从2009年开始,由于手机日益普及,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2012年后,智能手机更是彻底改变了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曾经红极一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逐渐没落,苹果、三星出尽风头,与华为、联想、酷派、小米、魅族和OPPO等国内品牌展开了愈发惨烈的竞争。

  名不见经传的“南岸造”手机,如何才能在强手林立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百立丰等手机生产企业的普遍“战术”,是先从南亚、中亚、南美和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入手——这些地方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手机市场空间大且竞争对手较少,可避开锋芒,较容易打开市场。

  事实上,这样的战略路线与南岸区的规划不谋而合。

  “从一开始,南岸区就为手机产业定下了面向中低端国际市场的目标。”南岸区电子办负责人介绍,2014年,市里的支持又给了南岸造手机进军国际市场带来了更大动力。

  2014年7月,重庆市特色产业(手机)基地正式在南岸挂牌,这意味着市委、市政府正式将南岸发展手机产业提升为市级发展战略。2015年,南岸区与市政府口岸办、市经信委、市外经贸委、市金融办、市国税局、重庆海关、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等签署了重庆手机出口基地市区联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南岸手机出口基地的建设。

  南岸区趁势而为,打造了集财政、海关、税务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以及电子信息产业融资“三公司一平台”(即融讯供应链公司、五锋公司、联合利丰公司以及南智公司),为手机出口基地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及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三公司一平台”已与手机企业共签订了5亿元人民币额度的外币贷款合同。

  在市、区的联动下,南岸区手机产业出口势头良好。据统计,2015年,该区共出口手机4500万台,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9.4亿美元;“南岸造”手机远销南亚、中亚、南美和非洲等地区的10多个国家。

  谋划从“量变”到“质变

  未来主攻4G智能手机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4G智能手机已成为手机市场主流。但据记者了解,去年南岸区生产的1亿余台手机中,大约有4成属于功能机。这明显与市场趋势不符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手机制造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很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2G时代无限风光的诺基亚,就是因为在手机由2G向3G手机换代的过程中犹豫拖延、错招频出,最终导致帝国垮塌。

  对此,南岸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2015年11月,南岸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传来消息,该区将逐步改变手机产业只追求产量的现状,注重提升“南岸造”手机质量。今后,“南岸造”手机将以4G智能手机为主。

  “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南岸区发展手机产业的必由之路,不容迟疑。”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说,随着越来越多手机企业落户,产能逐渐释放,南岸区在手机产业“”的方面,已基本完成原始积累,而对“”的追求,才刚刚上路,需要进一步打磨。

  这位负责人介绍,“”就是抓技术创新。未来,南岸区将选择有潜质的企业进行培育,加快其产品研发和投放市场的速度,提高手机附加值,形成市场所需要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将加快4G芯片研发,重点支持本地芯片提供商配套本地整机厂家。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支持已落户整机厂家向4G终端升级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产业洗牌的过程,但南岸区的方向不会变。“我们期望经过‘阵痛期’后,在南岸区崛起一批高端的手机生产企业。”他说。

  可喜的是,目前,重邮信科集团已成功研制并正式推出了第二代多模基带芯片“赤兔8320”。这标志着,南岸在4G手机芯片本地化方面已实现了突破,南岸手机将由“南岸制造”逐步向“南岸创造”转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