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农妇捐遗体 让爱心延续下去

28.02.2015  09:51
【摘要】 身患肝癌晚期的李琳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为了感恩社会,她萌生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想法,将爱心延续下去。

  昨日,长寿区云台镇,李琳出示自己已填写好的遗体捐献登记表。 本组图片由记者 张路桥 摄

  李琳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心里很难受。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长寿区云台镇鲤鱼村6组的41岁农妇李琳,虽然患病10年,但她却感受到了诸多温暖:不仅丈夫胡从良一直不离不弃,亲友们还援助近20万元医药费,连网友们也捐了2万多元爱心款。

  如今,身患肝癌晚期的李琳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为了感恩社会,她萌生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想法,将爱心延续下去。昨日,在记者的联系下,长寿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上门,帮她完善了相关手续。

  身患肝病 亲友援助近20万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长寿区云台镇鲤鱼村6组李琳的家时,她正躺在床上休息。记者发现,在这栋砖瓦房里,除了简单的碗具和两张床铺,最值钱的就是那台亲戚送来的电视机。

  李琳回忆说,2005年夏,她突然感觉使不上力,腹部也经常钻心般疼痛。最初,她没在意,只以为是一般的胃病,痛得实在受不了时,就去药店买点胃药或是止痛片。

  但谁料,李琳的病情越发严重。当年11月,李琳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早期肝硬化、肝腹水”。这一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李琳和丈夫胡从良难以接受。

  当时的丈夫胡从良在广州的一家钢铁厂上班,李琳的主要任务是在租住房带着一对儿女。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李琳的治疗时断时续,病情也时好时坏。几年下来,家里十多万元的积蓄全部耗尽。2013年,李琳的病情恶化,器官开始出现衰竭。亲友们闻讯,纷纷伸出援手,500元、1000元、3000元、10万元……大家总计凑了近20万元。

  前年底,胡从良带着病重的李琳,从广州回到了长寿区的老家。

  网友关爱 她感受到社会温暖

  为了帮妻子消磨时光,胡从良给李琳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教她学会了用手机上网。

  “病痛就如蝼蚁一样,慢慢折磨着我,摧残和吞噬着我的希望。”李琳昨日告诉记者,让她没想到的是,在虚拟的世界里,网友们在得知她的不幸遭遇后,不仅每天陪她聊天,鼓励和安慰她,甚至还送来了现金和礼品。

  去年底,李琳无意中加入了一个名为“萍水相逢”的QQ群。获悉李琳的病情和家庭状况后,群主“萍姐”和管理员“阳光”于去年12月12日专程赶车从渝北两路来到她的老家鼓励她,还留下了1000余元现金。

  很快,网友们爱心泉涌:“我是一片云”汇款3000元、“追梦”将2000元交到李琳的手上、“往事如风”捐款1000元,“明天”不但捐了2000多元现金,还为3个孩子买了衣服及学习用品,并和李琳结成了姐妹。李琳说,短短十多天时间,仅是“萍水相逢”QQ群网友们的爱心捐款就超过了2万元。尽管不能将她的病治好,但却让自己在逆境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浓郁的爱意和温暖。

  李琳还说,在她遭遇病痛时,政府也没有忘记她,现在每个月都有900多元的困难补助。

  让爱心延续 她决定捐献遗体

  去年12月,胡从良带李琳到重医附一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伴随慢性肝衰竭、自发性腹膜炎、胆囊结石。李琳说,这等于是到了肝癌晚期,她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李琳说,经过和病魔10年的抗争,其实,她已不畏惧死亡,但她舍不下自己的3个孩子。同时,对亲友和网友们的爱心,她无以为报,只能牢牢记在心底。本月中旬,病床上的李琳从电视中了解到,遗体可用来做医学实验,眼角膜能让其他人重见光明。她顿时萌生了一个想法:捐献遗体和眼角膜,来回报社会。

  但当她将这个想法说出来时,胡从良却无法理解。“死后终归一抔土,安葬还要花一笔不小的费用。要是遗体捐献出去了,不仅可以节约这笔开支,还能回报社会,将爱心延续下去。”李琳如是开导丈夫。渐渐地,胡从良觉得李琳在理,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不过夫妻俩却不知道到哪里才能完成遗体捐献的手续。前日,李琳将自己的愿望发到了网上。记者通过市红十字会联系上长寿区红十字会。昨日下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但吉飞和张开慧,来到李琳家。在胡从良代为完善手续后,尽管虚弱无比,但李琳还是坚持着起床,在《重庆市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