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骗后还想“买宝贝”,结果遇到的还是那个骗子……

14.11.2015  07:59

本报讯 (记者 杨野)受害者被骗了一次,骗子得手一次。骗子再次行骗,阴差阳错,又遇到之前那名受害者。双方一见面,骗局露馅……记者昨天从江津区警方获悉,两个骗子近日已被刑拘。

受骗男子名叫古月朋,来自银川。今年6月初,他听朋友王某讲,有一种古代印章叫“功能章”,该章有特异功能,能穿透纸张识别文字,如果找到再拿去昆明鉴定后,即可向国家申领一大笔钱。王某还告诉他,他四川的朋友张某能搞到这种章。

见面后,张某找来朋友“老侯”,“老侯”给了一个电话号码给古月朋等人,让他们到江津找一个姓陈的人。双方互通电话后,约定7月中旬在江津见面。7月14日,古月朋等与何某某见面,何某某把手机拍摄的“功能章”照片给古月朋等人看,称要见实物需先交5万元押金,双方还签订了“协议书”。

古月朋和王某、张某3人从银行去取款5万元交给何某某。何某某称,“功能章”尚在他老家,需回家去取,然而此后却没了音信,三人方知上当,但人生地不熟,只好驾车返回成都。

11月3日,古月朋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问他要不要“功能章”。由于他深信买到“功能章”就能发财,于是再次来到江津与“卖章人”见面。谁知,与他见面的却是上次骗走他5万元的何某某和陈某某。

据陈某某交待,今年年初他在四川遇见“老侯”,“老侯”讲了“功能章”的事,陈某某先后到一些古玩市场进行了解,得知那是一个谣传,便没放在心上。7月初,“老候”再次向陈某某说起,陈某某便起了贪念,与何某某密谋后,邀约多人参与这场骗局,并分了骗得的5万元。

随后,陈某某和何某某商量再骗一次。11月3日,陈某某从手机上找出以前打过的外地电话,联系上了一个外地人,约定11月4日在江津客运中心见面。但由于上次他手机上没有保存古月朋的名字,不知道这次约来的人正是上次已骗过一次的古月朋。而再次见到陈某某和何某某后,古月朋终于醒悟了,意识到是一场骗局,于是报警。

警方赶到将何某某、陈某某等人当场抓获。目前,两人已被刑事拘留。警方正在进一步追查其他涉案人员的下落。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