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戏与现代戏结合 看百年渝北川剧如何蝶变

28.03.2017  08:33

李永清(右) 在台上精彩演出

“青山多雅秀,千红万紫满神州……”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下午2点到渝北区文化馆,或每周六上午10点到古床博物馆,你都能看到川剧演员穿上戏服,变换着优美绝伦的姿势,将川剧唱词徐徐吐出。经过几百年历史的洗礼,渝北川剧以戏路宽、声腔新颖、表演规范、文武俱全等特点,成为渝北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变迁中,随着受众群体逐渐减少,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渝北川剧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是一群耄耋老人,他们“战斗”在渝北川剧的第一线,承担着抢救传统艺术的重任,为渝北川剧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锣鼓震天一响 戏迷从四里八乡赶来

渝北区川剧艺术团演员们在巴渝古床博物馆演出

“我母亲是川剧团演员,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剧团度过,看戏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1945年出生的李永清是渝北川剧非遗传承人,据她介绍,小时候只要父母不在家,她就会把家里的床当成戏台模仿母亲演出,甚至还在床上挂起帷帐,只为让“戏台”更逼真。

“那个年代,川剧团演员可谓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川剧的火爆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电视电影,是人们最爱的娱乐方式。”李永清介绍,当年,川戏锣鼓敲得震天响,舞台周边挤满了从四里八乡赶来的观众,演员一登场,台下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自己也受其影响,对川剧充满喜爱。

8岁时,李永清进入江津白沙川剧团学艺,成为团里最小的演员,10岁登台演出,至今活跃在川剧舞台上长达63年之久。

李永清告诉记者,渝北川剧主要分布在洛碛、两路、悦来、水土、统景、人和、礼嘉、鱼嘴、龙兴、鸳鸯等地,拥有一大批忠实票友。“那时候每周都会下基层演出,只要有川剧演出的地方,几乎座无虚席。”上世纪80至90年代,川剧在渝北发展得相当好,算得上是巅峰时期。

顺应时代变化 古装戏与现代戏结合

演出后,演员们在后台卸妆。

提到川剧,年轻一代所熟知的大概只有变脸,而川剧的精髓远不止于此,它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渝北川剧起源较早,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光绪年间,最初以“座唱”形式的业余活动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转型为舞台演出。

川剧不仅被誉为“天下第一戏”,在古代也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在近代也曾风靡一时。“如今,看戏的人少了,唱戏的人也少了,要将传统艺术保留下来,唯有顺应时代去改变。”李永清表示,渝北川剧最初以表演古装戏为主,比如《樊梨花》、《白蛇传》等著名曲目。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广播等传播途径越来越广泛,渝北川剧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转型已迫在眉睫。经过李永清等一代渝北川剧演员的不断探索,渝北川剧表演逐渐把古装戏与现代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其中《红岩》、《江姐》、《十五贯》等曲目深受老百姓喜爱。

作为渝北川剧非遗传承人,李永清坦言压力很大,她不仅要将渝北川剧传承下去,更要将其发扬,她说,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退休在家老人 爱好川剧守望川剧

杨德荣(右)在台上 精彩演出

目前,渝北区没有专业的川剧表演团队,但有一个自发组织的团体,它的正式名称为渝北区川剧艺术团,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下午2点会在渝北区文化馆演出两场,每周六上午10点会在古床博物馆演出一场。这个表演团队只有26人,且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年龄最大者已有85岁,最年轻的也已年过半百。他们在演出中经常一人扮演多个角色,他们被观众亲切称呼为“老年戏班子”。

75岁的杨德荣,退休前为渝北区干部,是一名资深川剧爱好者,退休后便加入了这个团体。“小时候没有电视看,川剧是唯一的娱乐方式,父母也喜欢,耳濡目染下便喜欢上了。”杨德荣告诉记者,参加工作后,没有时间看戏,但是对戏剧的热情却丝毫未减,闲暇时也会哼上一段。“趁现在还能唱,在舞台上给观众表演也是一种享受,一场戏唱下来有些累,但看到观众满足的神情也觉得值了。”

团里有一位出生于川剧世家的演员,同时也是渝北川剧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叫刘光辉,已有84岁高龄。相对于杨德荣等川剧爱好者来说,他在热爱之余,更忧心川剧的传承。“现在年轻人都不学,演员断层,在不久的将来,川剧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太可惜了。”刘光辉称,他愿意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学生,可是没人愿意学。“前几年贵州一个川剧团请我去教课,我很欢喜,带病坚持上了几个月的课,有人学我就高兴,这也是我为川剧传承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刘光辉红着眼眶接连说了好几句,没有接班人太可惜了。

原标题:古装戏与现代戏结合 看百年渝北川剧如何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