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捍卫的最后一滴纯净水,是眼泪

26.12.2014  08:29

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无害的食物,这是每个人生存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谁能想到,经过N道程序的自来水,已成了抗生素的大杂烩。央视调查发现,我国地表水中抗生素含量惊人,南京鼓楼区居民家中自来水中甚至检出阿莫西林……全国主要河流黄埔江、长江入海口、珠江都检出抗生素,珠江广州段受影响非常严重。记者暗访发现,山东鲁抗医药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浓度超自然水体10000倍。抗生素污染如此严重,如何治理?我们捍卫的最后一滴纯净水,恐怕是眼泪。

话题

@重庆晨报

调侃 感冒喝水就好了

@野蛮人爱吃生鱼片:怪不得,一感冒,医生就让多喝水呢!知道真相了。

@闪中威:今后发烧感冒时喝水就好了!

@邪恶大嘴:感冒了,刚去喝了一碗……

质问 自然水体浓度是多少

@Hala-jun:不知道这种情况该用“国际接轨”还是“中国国情”来处理,总不会在水费里再加一道药费吧?

@谁谁家那个谁:浓度超自然水体一万倍?自然水体是零的话超自然水体一万倍还是零?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是多少?自然水体的浓度是多少?

@可爱多乖乖:重点是这样大面积的抗生素污染,病菌提高抗药性啦!以后我们吃这些药还有用吗?病菌加速进化成超级病菌,我们人类还有活路吗?

@陆锡鑫:国家针对制药工业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特别是抗生素企业,大量的废水、发酵后菌丝体残渣处理,环保投入大大增加。基本上要想环保达标,抗生素企业只有关门。

段子 不要贪杯哟

@王小沙大夫:抗生素水虽好,可不要贪杯哟!

@梦中达人:怪不得近期自来水纷纷涨价,原来是自来水加了抗生素,喝了有疗效的。

@大卫独夫DE吴志伟:难怪最近泡浴缸伤口好得特别快!感谢!

@灵魂深处的丑陋:我说咱吃那么多问题食品,就是没吃死呢,原来一直在用药啊。

并非新事

抗生素污染水源已不是新闻?

这已不是“水中抗生素”第一次引发生态风险之忧。今年5月,由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地表水中有68种抗生素浓度较高,还有90种非抗生素类的医药成分被检出。其中在珠江、黄浦江等地检出的抗生素频率高达100%,有些抗生素检出的浓度达每升几百纳克,工业发达的国家却小于20纳克。

也许我们并不关心抗生素来自哪儿,公众最想知道的是,这些抗生素最后会不会危害人体?还有,如果水企没有抗生素检测,自来水安全还能指望谁?

谈水色变或是杞人忧天,但生态环境的恶化,确实已经危及人身健康与公共安全。也许,捍卫最后一滴纯净的水,已经剩不下多少时间了。

□印锦程(大学生)

追本溯源

普通自来水为何成为夺命水?

地表水里的抗生素,无非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人类自身的滥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尤为严重;二是水产养殖业滥用,借助动物污染水源,或直接制造“抗生素养殖场”。眼下,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全国138个城市河段中,流经繁华区域的绝大部分水体均污染严重,其中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体的占38%。当此背景下,在民众忧虑地表水里的重金属和杂质时,可能万万没想到抗生素也会成了水之大患。

水里的抗生素来自哪里也许未必重要,更重要的是它们该往哪儿去。抗生素泛滥之害人尽皆知,国外科学家更把细菌耐药性问题视为20世纪人类“八大失败”之一。若不能改变滥用惯性、重视地表水中的抗生素问题,救命并维系生命的水,恐怕迟早会成为夺命的水。邓海建(媒体工作者)

如何治理

减少抗生素滥用有无替代物?

治理“地表水含抗生素”,必须堵疏结合。一方面,通过严格管理约束,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卫生部门应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纳入考核体系,对于滥用抗生素的医院降级降等,医生取消处方权。而欧盟国家早在2006年1月就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我国农业、畜牧等部门也要亟待出台相应规范,对动物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进行严格限制。

同时,加大研发力度,推广抗生素替代物。目前,华东理工大学课题组已经率先在国内研制出“多宝鱼疫苗”,只要将鱼苗在疫苗配置的水中浸泡三分钟,就能远离疾病。抗生素滥用的背后,是养殖户对于规模和效益的渴望。一味禁止注定事倍功半,只有堵疏结合,用科学手段满足人们的合理诉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抗生素滥用危及公共环境。

张枫逸(职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