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扎实开展“六进”活动加强学风建设

03.11.2017  23:28

   

重庆理工大学开展以“心中有梦 学习有劲 生活多彩”为主题的“六进”学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  

一是推动学风建设“进教室”。 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明确主讲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严格课堂管理,建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倡导“最美课堂”展示,引导学生背书包进教室,认真听讲,不玩手机,建设“最美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课堂学风专项督查,组织课堂学风专项督查小组,定期开展全校课堂学风专项督查,每月形成督查通报;组织教学督导团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组成学纪督查组,开展学纪督查。  

二是推动学风建设“进寝室”。 建立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站,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惑困难,并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学生学业辅导和生涯设计,完成学业规划等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开展读好书、赏名画、品雅乐活动,倡议每位同学每月读一本好书,各学院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会,并组织每位同学推荐10本好书,学校把同学推荐书目汇总整理,与图书馆协调采购一批排名靠前的书籍,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同时学校每月开设一次名画、经典影视、高雅音乐鉴赏评析活动,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通过党员寝室挂牌、设立学生党员活动室、党员责任区,开展学生党员“一对一、一帮一”等活动,让学生党员亮明身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举行“文明寝室标兵”评比观摩活动,开展“学霸寝室”“和谐寝室”“温馨寝室”等特色寝室建设活动。开展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实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方案,推进“制度上墙”“文化进厅”和“观念入脑”,打造学科专业气息浓厚、学院特色显著的寝室文化。  

三是推动学风建设“进实验室”。 依托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师科研团队等项目,鼓励学生加入一个科研和创新创业团队,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起灵活机动、方便学生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搭建学生公共实验平台,以各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为导向,鼓励学生到实验室参加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  

四是推动学风建设“进赛场”。 在校级层面,学校举办好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等全校性基础学科竞赛,通过竞赛夯实学生学业基础能力,带动学生学习交流的兴趣。充分发挥文体艺术比赛的平台作用,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子百家讲坛、辩论赛、开拓杯、重工杯篮球赛、青春杯足球赛、“我为学风代言”主题征文比赛等,把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院级层面,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至少组织一项立足本院、面向相关学科专业、辐射全校学生的学科专业竞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专业知识学习动力。在班级层面,开展班级主题竞赛活动,围绕“班风促学风”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通过主题演讲、主题摄影、主题漫画、辩论赛、PPT制作等比赛形式,活跃班级学风。倡导每位同学参加一项赛事,引导学生通过宣誓签名、递交承诺书、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动员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进赛场,主动参加一项赛事,增强学习兴趣。  

五是推动学风建设“进考场”。 加大诚信考试宣传力度,完善巡考机制,切实通过严肃考风正学风,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制定切实可行考研激励政策,动员鼓励更多的学生树立考研目标,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考研服务,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生考试的考场,以考研促进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进入专业技能考场,积极备考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计算机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求学期间积极备考如软件工程师等各类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提升职业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国际考场,加大国际项目的宣传和建设推进力度,通过举办如ACCA、CIMA、中美金融、中德汽车等各类教改实验班,把学生引导到国际考场上去,扩展学生学习视野。  

六是推动学风建设“进社会”。 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和“综合实践周”的学期安排,发挥专业实习、暑期“三下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项目作用,切实引导学生在寒暑假和实践周到企事业单位、工厂、社区、农村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等,将所学本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反馈到学校学习中来,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导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