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指导中心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

10.01.2015  01:09

                2014年,中心在办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机关各处室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向管理要效益,借助社会力量搞培训,积极拓展业务范围,超额完成了年初即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计划办班74期,培训6285人(其中扶贫干部培训2385人,扶贫创业培训2600人,扶贫公益培训1300人),年底追加计划22期,2560人,全年共计办班96期,培训8764人,超年初计划39.44%,共使用资金1294万元;计划推广施用通丰微肥40万亩,实际推广45.67万亩,超计划11.4%;成立了下属公司,拓展了业务范围;实现了团队和谐,管理高效,培训质量大幅提升,经营收益明显增长。

              2014 年主要工作

              (一)借力发展,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中心场地受限,要发展求突破,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找出路。为此,我们在充分利用好中心现有场地开展系统内干部培训的情况下,把拓展培训规模,作为中心生存发展的突破口。根据各区县的培训需求状况和生源布局,按照便于调训、节约成本,当地师资力量雄厚的原则,在两翼地区筛选了3个,主城1个培训基地,以租用场地的形式开展扶贫创业和公益培训,实现了培训数量、质量的大突破,扶贫培训的口碑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搞好今年的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重视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 充分调动区县的积极性。年初召开研讨会时,充分征求各区县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在培训需求、项目设置、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听取合理化的建议,使培训工作真正反映区县的培训需求和意愿。 二是 继续坚持做到6个一样:培训管理模式一样,培训工作流程一样,同一培训项目教学安排一样、教材一样,培训资料归档整理要求一样,经费开支项目及标准一样。 三是 十分重视培训质量。培训课程设置反复研究,征求机关业务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同时考虑参训人员的身份和岗位需求,把参训人员最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纳入教学安排。建立完善了近50人的师资库,聘请的授课老师不仅熟悉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民有感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是本专业的行家,授课质量高,评价好。 四是 高度重视培训的真实性。切实做到了培训人数不虚报一个,培训时间不减少一天,该补贴的经费不少支付一分,坚决做经得起检查和审计的放心培训。 五是 加强培训管理。一年来,在中心人手少的情况下,尽管培训点分散,班次多,但每个培训班中心都安排专人担任班主任,全过程负责培训班的教学、管理、服务和协调。坚持每期班都由指导中心领导亲自做开班动员。全年,中心的同志累计下区县600多天,每人平均100天以上,白彩莲和李春玲同志在区县带班的时间超过4个月。为加强监管,我们在每个培训点安装了摄像头,在办公室便能监控所有教学点的情况。由于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清淅,监管到位,全年开办96期培训班,没有任何投诉和不良反映,问卷调查评估培训项目设置、培训质量、培训管理、后勤保障等4大项近20个指标,学员满意率达到97%以上,没有不满意的评价。

              (二)按需安排,通丰微肥推广面积逐步扩大。 通丰微肥是国扶办和农业部推广使用的科技产品,由于在产品施用过程中,公司推广一系列规范的保障措施:企业垫资运行,先用产品后付费用;企业包农作物增产,粮食作物6%,经济作物10%;签订合同有保障,达不到承诺指标,不支付费用,并对施用农户给予补偿;企业承担运行费用。这几项承诺,有效降低了施用者的风险,因此在全国扶贫系统得到广泛推广。我市通过3年的试用,产品也进一步得到了区县和广大用户的认可,公司的各项承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为让我市各区县尽可能的推广使用该产品,3月初,国扶办和农业部派出专人,同时在办分管领导和产业处的指导下,中心在忠县举办《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应用研讨班》,安排布置了通丰微肥施用工作。由于工作安排早,工作措施得力,各重点县积极支持,全年计划施用40万亩,实际施用45.67万亩,超计划11.4%。

              一是抓协调。加强与国家培训中心和企业的沟通协调,为区县和用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确保项目取得实效。二是抓培训。督促公司安排力量,与各区县一同开展产品施用技能培训,保证产品正确使用,发挥更好效益。三是加强跟踪指导。中心先后3次组织力量深入施用区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在17个施用区县中确定5个县做产品同田对比实验,获取产品施用数据,为兑现合同提供依据。

              (三)拓展空间,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是成立下属公司拓宽经营范围。为拓展中心业务范围,走向市场提高中心的社会影响力,更高质量地完成办机关安排的各项目任务。今年6月份,中心成功申办了重庆臻旺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将闲置多年的场地进行装修作为办公场所,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年,先后承担了机关委托的建档立卡软件升级、数据采集、纠错,机关网络和办公设备的维护,培训后续服务软件平台开发,策划爱心扶贫网运行的前期准备等工作,工作初显成效。

              二是开展了培训后续服务。9月份,经市扶贫办同意,从今年10月起到明年9月,中心计划对20个贫困村,200个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培训后续服务。目前,网络平台开发已开发完成,进入度运行阶段。根据服务对象申报,已组织专家深入20个贫困村进行了现场指导,提供了建设方案,并将进行一年的跟踪;对申报的近500个创业者进行筛选,已初步确定将跟踪指导的200个创业者,并对近40个进行了现场指导或信息咨询答疑。为确保后续服务质量,中心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队伍,按照农业产业规划、种植、养殖等项目分类组建了专家团队。从2015年起,将定期组织专家上线答疑,切实发挥好后续服务的作用。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十分重视中心的制度建设,今年,重新制定和修改完善了《行政工作规则》、《财务规则》、《培训工作规则》、《员工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规定》等,使中心的一切工作都置于规范的制度约束之下。全年中心管理没出现任何问题,10月份,我们请市审计局协计审计师事务所对中心2012年以来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没有发现违规和原则性问题。

              存在问题: 一是培训工作宣传不够;二是培训项目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切实增强针对性;三是中心人手少,项目多,任务重,有些工作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15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目标

              一是计划完成培训6500人,其中干部培训1500人,实用技术培训600人,创业培训和公益培训4400人;二是根据区县需求实施通丰项目,计划完成施用面积40万亩;三是进一步健全公司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扩大经营空间,走向市场实现创收20万元以上。四是扎实抓好培训后续服务工作。

              (二)主要措施

              1、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对象是系统内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培训项目设置要与扶贫工作相吻合;培训内容设置要力求解决参训对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墨守成规走老路,要调查研究开展影响扶贫工作推进的新的培训项目,使培训真正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

              2、增强创业和公益培训的实效性。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要充分保证质量,紧跟市场和老百姓需求开展培训,要通过各种有效办法,切实把有强烈培训意愿,有强烈创业愿望的老百姓组织起来培训,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把有限资金用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下大力加强公司管理。根据公司承担的业务,扩充人员,以更好地确保高标准完成办机关下达的工作任务。向市场要效益,拓展经营空间和业务范围,促成公司发展壮大。主要工作:一是爱心扶贫网试运行;二是市扶贫办公众信息网站建设与维护;三是办机关OA系统运行保障;四是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五是办机关办公软件正版化管理;六是机关网络和办公设备的维护;七是参与培训后续服务;八是拓展市场业务

              4、用心抓好通丰项目。本着自愿原则,不搞推派,不定指标,充分尊重各区县意愿安排通丰项目。早动员、早安排、早布置,明年3月上旬前收集完各重点县需求情况,做好相关工作准备。加强与国培中心和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强过程跟踪检查,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5、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全方位规范中心运行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每位同志的长处,人尽其才,施展个人专长。切实搞好内部团结,关心每位职工的身体、生活和家庭,让每位职工都能安心、愉快的工作。

 

 

              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