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布抗战研究新成果 100卷巨著展现伟大抗战历史

03.09.2017  13:36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4年12月19日,日军飞机对重庆进行了持续时间长达6年多的轰炸,直接伤亡3万余人,财产损失100亿法币以上。

  ——1940年,有大约30位外国外交官常驻中国战时首都重庆,重庆城内注册在籍的外国人数在300人至450人之间,平均为384人。

  ——抗战时期如何迁都、定都、还都,大后方的工业、金融、手工业是如何支撑战时经济的,驼峰空运如何开辟和运营?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如何合作抗战?中国共产党如何掌控了重庆的舆论话语权,中间党派如何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城市如何发展变迁,美术、文学、历史、教育、电影、广播、出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

  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公布了近年来我市在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收录在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中。

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今年底出齐100卷

  近年来,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重大出版工程《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陆续出版。该丛书共计100卷,约4000万字,由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担任总主编,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担任副主编,并以重庆的学者专家为编纂团队主体,联合全国各省市以及日、英、法、美、俄等国家相关专家学者打造,是目前国内对抗战大后方历史最为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该丛书自2010年首批出版以来,已经出版了93卷,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历史》《重庆抗战史》《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于2012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了日文版)《重庆抗战图史》等,最后7卷将于今年底全部出版。

搜集了数万页(张)重要档案文献再现抗战历史

  毛泽东、蒋介石、史迪威等人以及重庆大轰炸、重庆抗战时期城市面貌等珍贵图片,还有罗斯福总统与蒋介石之间的通信手稿……一系列从海外搜集整理的珍贵历史资料将在最后7卷丛书中面世。

  周勇介绍,近年来,我市抗战历史研究专家先后多次赴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搜集档案文献史料、参加学术会议。参加了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中国抗战历史新途径与新方法研讨会”和在日本举行的“日中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研究会”,赴荷兰拍摄纪录片《沧浪万里长》,赴美国拍摄纪录片《大后方》,还引进了反映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并获得奥斯卡奖的美国纪录片《苦干》。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从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我们获得了毛泽东、蒋介石、史迪威及重庆大轰炸、重庆抗战时期城市面貌的珍贵图片资料728张及其档案文献1099页;从美国国家档案馆购买与中国抗战大后方有关的历史档案胶卷20卷,约2万余张;从英国国家档案馆搜集和购买了一批档案文献。我们将把这些资料逐一整理,还原抗战历史。”周勇说。

促进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

  重庆学者在海峡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交流。早在2009年8月13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就与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签署备忘录,建立抗战历史的共同研究平台,并举办了多次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学术研讨会。2010年8月14日,海峡两岸第一次在重庆合作举办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

  “抗战文化是重庆城市独特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当下培育重庆文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宝贵资源。”周勇认为,“共享史料,共写史书”是维系两岸情感的学术纽带,建议进一步以“共享史料”为切入点,以“共写史书”为工作目标,循序渐进,共同推进两岸抗战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