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丨杨慎在钓鱼城写下传世名篇

30.06.2017  12:40

名扬四海的钓鱼城。见习记者 苏思 摄

合川哪个景点的古诗最多?自当是名扬四海的古战场钓鱼城。

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并没有梳理出钓鱼城古诗的确切数量,但对于钓鱼城在合川诗歌史上的地位,专家们却众口一词——自筑城以来,钓鱼城就吸引了无数诗人泼墨吟诵。

杨慎作诗大赞钓鱼城守将

钓鱼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战场,它的传奇从7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钓鱼城诗选》一书中,一共收录了80余首关于钓鱼城的古诗。记者在查阅后发现,这些诗篇大都以怀古作为主题。其中,直接名为《钓鱼城怀古》的诗歌就有18首。作者有明代诗人胡应先、清代诗人王元兆等。

不过,在所有怀古诗中,被称为“传世名篇”的则是明代大诗人杨慎的《钓鱼城王张二忠臣祠》。杨慎在诗中大赞钓鱼城守将——王坚与张珏。

钓鱼城下江水清,荒烟古垒恨难平。

睢阳百战有健将,墨翟九守无降兵。

犀舟曾挥白羽扇,雄剑几断曼胡缨。

西湖日夜尚歌舞,只待崖山航海行。

重庆文理学院教授杨钊介绍,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慎从贬谪地到重庆“领戍役”,过合川凭吊钓鱼城,感古伤今,写下此诗。

有别于其他的作者,杨慎在诗中用了大量典故,“睢阳百战有健将”比喻王、张二人如唐代安史之乱固守睢阳的张巡、许远一样坚韧、忠诚;“墨翟九守无降兵”一句则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与公输的故事;“犀舟曾挥白羽扇”取自晋代顾荣在舟中泰然挥动羽扇的典故。

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池开智认为,除了对典故的巧妙运用外,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诗歌最后,杨慎还以一句“西湖日夜尚歌舞,只待崖山航海行”,将笔触拉回现实。

这句话的意思说,眼下,西湖还在夜夜笙歌,如此这般,等待南宋君臣的就只有到崖山跳海自尽啦。”池开智说,如此反思也正是这首诗的宝贵之处。

鱼城烟雨”让人迷醉

当然,除了古战场之外,钓鱼城还有一个身份:巴蜀名胜。这个身份使诗人趋之若鹜,留下不少山水佳篇。

钓鱼山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之冲,山、水、城合一,自古为巴蜀形胜之地。在清光绪《续修合州志》里的“合阳八景”中就有“鱼城烟雨”。

何为“鱼城烟雨”?杨钊解释,古时,每当烟雨欲来,大雾必先由钓鱼城一岩隙间涌出,瞬间便弥漫开,令整座山陷入茫茫烟雨中,犹如一幅水墨画,人称“鱼城烟雨”。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明代诗人卢雍与清代诗人张乃孚都写过题为《鱼城烟雨》的诗作。其中,卢雍用“悬崖三面阻江湍,古堞摧颓烟雨寒”,来形容鱼城烟雨之美;而张乃孚则用一句“晓妆开嶂黛”,将青翠山峰形容为晨曦中对镜梳妆的少女。

记者在钓鱼城始关门至护国门大路左侧右壁上,还看到刻有明代诗人徐澜的两首诗《登钓鱼山》《与一泉别驾常君三泉进士张君同游护国寺》。

原标题:杨慎在钓鱼城写下传世名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