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清朝时期荣昌八景 你知道多少?

10.04.2017  14:19

近日,有报道称集“石航秋水”、“宝岩飞瀑”、“龙洞西霞”、“桃峰积翠”、“古佛眠云”、“棠堰飘香”、“虹桥印月”、“鸦屿仙棋”的微缩古“荣昌八景”工程正有序推进。昨天晚上,工程开始调试灯光,古“荣昌八景”夜景首次解开神秘面纱。施工方介绍,该工程本月底将全部完成,五月一日正式对市民开放。

据了解,清朝康熙年间,荣昌的文人雅士点评境内的人文自然风光,评定了“荣昌八景”,并将其记载在当时的《荣昌县志》中。

微缩的古“荣昌八景”项目位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荣峰河上,景观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和荣峰河特有的山水格局,以传统江南园林风格为主基调,将砌石、塑石、假山、回廊、亭台、步道、植被、叠水等园林元素融入其间,同时还将加入“荣昌八景”的诗文唱作和《荣昌县志》中对“荣昌八景”历史的简介碑刻,营造自然人文、有情有景的园林意境。

那么荣昌八景到底是哪八景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棠堰飘香

荣昌自古就盛产海棠,在唐代已经盛名远播,且此海棠独香,产于荣昌吴家镇一个“棠堰飘香”的世外桃源---海棠堰。

吴家海棠堰之海棠花色微微带黄,与其他海棠相比特别不同,独具香味,唯此而号称海棠香国也。海棠堰之广袤的香海棠,不但独具异香,还有美味“佳果”。堰口之侧有香霏阁,阁下便是香霏桥,在堰口流水带动下常年潺潺流水,站在三层香霏阁宇之上,微风吹来,真乃一幅微波碧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的“棠堰飘香”之盛景。

有诗曰:“春光恰好上帘垅,问暖寻香曲院中。小立池边刚得句,一番花信海棠风。”

石航秋水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高僧云游来到荣昌,看见仁义镇有一处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山,苍翠奇伟,水,清澈见底,到处挂着瀑布。于是他就在此修建了一座寺院。

相传这座寺主持建僧和尚医术高明,为人看病不收分文。有一年秋天,荣昌地区瘟疫流行,很多人身上长了疳疮子、浓泡疮,老百姓都到寺里来找他看病。于是建僧和尚便找来一些石匠,打了一条大石船,这条船很怪,没得船底,更奇怪的是放在水上也不沉下去。打造石船是救苦难百姓、普渡众生。几天功夫,和尚就渡了成千上万的人。

这个消息传到了一些绅粮恶霸、贪官污吏耳朵里,于是他们也来找和尚要求普度,和尚不愿意,这些人就扬言要撤了庙子,赶了和尚,无奈之下和尚便请他们上船,并说了句“在劫难逃”。眼看就要到达对岸了,突然船一下就翻转来了,底朝天,这些贪官污吏全部淹死。奇怪的是石船也变成有底的了。和尚这时踩在烟波浩渺的水上,顺水顺风飘走了,从此不知去向。

年深月久,石船就变成了一架翻转来的船形山,横在庙子前面不远的水中。因山奇、水奇、人奇,此地就成了“石航秋水”。后来因感念这山奇、水奇、人奇,寺庙取名为三奇寺。

宝岩飞瀑

宝岩,即今七宝岩,位于荣昌城南以外十多里的濑溪河边。其名缘于一段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生员陈光录对人说他昨日做了一个梦,梦见岩上有佛对他说,他将要出生于人世间,忽然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岩石被雷击中而裂开,在石壁上显出来了大大小小的许多佛像,并同时耸立在崖壁山上七处巨大的石头,因而得名七宝岩。

七宝岩,岩临濑溪河,依山建寺,主殿为观音殿,岩壁上有明代大小石刻诸佛像。

佛像庄严,溪水碧绿,晴天时,岸上寺庙耸立于长天,水中倒影伸延溪底,溪水一片碧绿,寺影在水光中檐脊的花鸟小兽清晰可辨,颇为别致。新春初过,山壑田亩诸水,沿山倾泻入溪,形成匹练,颇为壮观。此时水中倒影也似乎伸展不开而摇曳。水珠飞溅,烟雾腾空,溪中倒影笼罩着一层薄纱,袅娜多姿。

山因宝岩而飞瀑,景因飞瀑而名传。宝岩、飞瀑、寺庙、倒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

鸦屿仙棋

鸦屿,即今天荣昌安富街道的鸦屿山。因宋代的李戡,居住在鸦屿山鸭子池坝,曾考中进士,但“隐而不仕”。在家乡濑婆山上读书时,曾偶遇高人弈棋,他在一旁观战,感悟颇深。李戡即拜高手为师,虚心向其学习棋艺。经过高人指点,李戡棋艺日精,远近闻名,后竟成宋代“第一国手”。

一次,外国一批棋手向朝廷请求,要与朝中高手比赛。朝廷即下诏征求天下善弈者迎战。蜀帅推荐李戡前去比试。这些外国棋手一听李戡要来对弈,均“望风知畏”,不敢与其交手。宋宰相文彦传曾写诗赞叹:“昌元建邑几经春,百里封疆秀气新,鸭子池边登第客,老鸭山下着棋人”。以后,荣昌人曾把李戡在濑婆山顶观奕的石盘称为“仙人棋石”,俨然把它当成一处名胜,引来不少人前来游赏。荣昌人把它评定为荣昌八景之一:“鸦屿仙棋”。

古佛眠云

卧佛石象,倚岩构宇,即古佛眠云也。在荣昌城南一里多远的白象山之卧佛寺,该寺半殿倚岩构宇,树木蓊郁,水气蒸蔚。山顶有奎星楼,重檐叠出,看去像七层高楼,细看又似三层楼阁,从楼底到楼顶共三层。大殿依岩横建,屹峙嶒嶙,纤悉无遗,正中为卧佛殿,塑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像。右为接引佛殿,接引佛手托莲花,全身直立,高丈余;左为燃灯古佛殿,燃灯古佛相貌俨然。

此景除山顶奎星楼及前后两殿外,其余因火灾被毁,道光二十四年灾后重修殿宇数间。寺内有四大天王殿,越数石梯为一空阔长坪;自东而西就到戏台,再下石梯穿西楼底,出寺门,登石梯上至一空坝,坝上就是卧佛殿,殿宇全年香火不断,缭绕于烟雾之中。每年四月初八日传为佛祖生日,举办庙会,更是热闹非凡。这一睡佛与香火烟雾构成了绝妙的“古佛眠云”之盛景。

龙洞栖霞

“古洞幽深碧藓封,霞光灿烂接高峰。风云错彩空诸象,造化通灵跃九龙。晚杂繁星灯万点,朝含旭日锦千重。祥氛倘作甘霖沛,应驾鼍梁觅踪。”这首诗是对“龙洞栖霞”的真实赞美。

此美丽景点位于西北盘龙镇的九龙村,原来这里有一个九龙寺。以九座山环绕,形如同盘起的龙,因而称九龙寺。寺的前面有一条溪流,沿溪流曲折蜿蜒而上,有一个石洞,名曰龙洞,高宽约一丈有余。太阳出来时,因阳光从洞外射入,从而形成日光反照,真是风云错彩,霞光璨然,形成一道难得一见的壮丽奇观----龙洞栖霞。

虹桥印月

“沿城西去马蹄骄,绕郭清流画意饶。十里晚烟迷古渡,二月分明印长桥;蝉光倒灿银河迥,兔魄低含雪浪遥。指点琼楼都在眼,劈开星斗荡兰桡。”

这首诗是清代我教谕谢金元对荣昌“八景”之一“虹桥印月”的真实写照,描绘了古桥的水光月色,显示它宁静秀美、妩媚动人的英姿。

“虹桥”即为老“施济桥”。当时,“东川保障”的雄关虎踞东墙,“广济桥”碑立于西侧;横跨濑溪,形如彩虹;桥下微波荡漾,小舟往来;水中明月如盘,随波摇曳;两岸房屋鳞次栉比,杂以绿树奇峰,给人以恬静清幽、怡然自得之感。

施济桥有七个石砌桥洞,跨度达112.3米,宽7.8米。站在桥头,只见绿树墙花,浓烟蔽日,桥面上人头熙熙攘攘,车辆飞驰而过;远处青山如黛,近处车船竞发,渔翁垂钓,顽童戏水。入夜,皓月当空,水天一色,两岸绿窗灯火,水面倒影婆娑,虹桥印月,疑是仙境。不禁使人感慨万端。

许多文人墨客都即景赋诗,倍加赞美。“虹桥古道卧城西,八百沧桑变化奇。桥上车辆穿梭过,埠头机帆卸缆离;四野楼台笼烟雨,一湾碧水映红霓。人民妙手点关山,昼欣夜赏总相宜”。

桃峰积翠

在荣昌峰高铺有一个太平寨子,里面有一个佑圣寺,据说寺的后面坡上有一个仙桃岭,在这郁郁葱葱美丽的山岭上,长着一株桃树。这桃树特别奇怪,从石头上长出,而且没有任何泥土。相传是仙翁留下了一颗桃核于此,而在一石缝中长出这一桃树。此树有一丈多高,树叶和树干与一般的桃树不同,很不容易开花和结果。但每当开花结果之时,一定有人去观赏。为了这一奇特的景观,当时的邑令张秉义就令人在桃树的岩石下,专门竖立了一块“桃香仙岭”的石碑。每当春暖花开,翠岭桃舒,渲红浮碧之时,真乃如在仙山画里行之盛景。有诗为:葱郁神仙境,晴岚晓未开。淡烟笼远岫,轻霭罨高台。桃熟香仍旧,丹成客未回。道旁留石碣,春雨长苍苔。

千尺仙桃岭,晴空翠欲浮。天然一图画,朝暮未曾收。

来源于:视界网、荣昌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