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专业化服务 让社工走进学校
2014年12月5日下午,青少年事务学校社工项目调研座谈会在重庆渝南田家炳中学召开。市综治办、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团市委有关部室负责人、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教委、团委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并座谈。
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重庆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渝南田家炳中学的学校社工站。一线社工为大家讲解了社工站的设计布局,和学校开展个案、小组、活动服务的总体情况,并给大家介绍了社工服务与学校传统德育教育的差异,以及介入后为学生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工作带来的巨大转变。
2011年团市委、巴南区教委等相关部门前往香港学习考察学校社工模式,联合重庆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香港无国界社工在巴南区试点探索青少年事务学校社工项目。自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设项目三年来,已在6所学校设立学校社工项目点,累计服务人群12000人次,其中深度个案860个、系列小组活动163个。相较学校社工介入前后,对象青少年在情绪处理、行为管理、人际沟通、自我保护能力上有显著提升,能有效改善沉溺网络、打架斗殴、孤僻自卑等成长阶段性问题。并探索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依托、让社工入驻学校的服务模式,能有效解决学校专业服务需求大和社工岗位设立少的矛盾问题。
座谈会上,重庆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齐芳以国内外学校社工的发展经验和路径为案例,介绍了以学校为阵地做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以学校社工项目为基地推广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模式的科学性。参会项目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也对三年来参与学校社工项目的情况和感受做了发言,表示学校社工项目的开展对学校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的确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区别于学校老师的说教,学生更愿意接受社工活动式的成长教育。之后,参会人员围绕学校社工项目的服务内容、经费来源、项目成效、推广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中,大家就推广学校社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达成了共识。
学校社工为学生提供发展性、预防性、教育性的服务,通过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和活动设计,能和学校现有的德育教育、教学教育相结合,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团市委将深入调研我市学校社工项目的开展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邀请专家学者总结提炼适应我市学校社工项目推广的模式和路径,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推动我市学校社工项目发展,推进我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调研组一行参观重庆仁怀渝南田家炳中学社工站
调研组一行开展青少年事务学校社工项目调研座谈会
调研组成员体验学校社工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