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3.11.2015  12:34

【光明专论·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③】

作者:李斌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这是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更好地维护国民健康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健康支撑,意义重大,内涵深刻,任务艰巨,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力推进实施。

一、深刻认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健康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当前,我国已跨越了解决基本温饱的阶段,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更突出、更迫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要求通过及时有效防控重大和突发新发疾病,保护群众生命健康。通过有效的社会卫生监管,保障群众获得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的食品药品、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通过适当的筹资、服务提供和管理等制度安排,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全体国民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奠定健康基础。

(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维护国民健康的必然要求

拥有健康的国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卫生计生工作覆盖全人口、呵护生命全过程、竭诚服务全天候,为维护和促进国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长,服务设施条件、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服务,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展显著,妇幼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多重健康问题叠加的严峻形势:慢性病、传染病双重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不容忽视;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要求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的政治决心,也有利于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国民健康重大和长远问题的有效干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

(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把卫生计生等民生事业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位置,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关键举措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目前,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100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得到巩固完善。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改革难度明显加大。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推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医疗卫生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国家的高投入,不能再遵循简单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而要更加注重从体系和结构调整中提高效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为发展智力和劳动密集、绿色低耗的健康服务业带来机遇,不仅有利于直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可以极大带动医药、信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以及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健身养生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新需求。

二、“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综合研判,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把握战略机遇,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勇气,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

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和地方、激励和约束的关系,统筹推进深化医改各项任务,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政策,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实现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科学补偿机制。根据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点,推动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形成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有效率的运行新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优化服务的积极性。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理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二)着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强基层。全面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合理把控公立医院规模,优化医疗卫生结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力争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二是着力补短板。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和健康扶贫工程,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救治、妇幼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等急需薄弱领域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三是实行分级诊疗。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提升基层承接多发病、常见病和康复治疗的能力,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四是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全面实施临床路径,基本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改善医疗服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制度和政策。切实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基层和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和全科医生。

(三)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一是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均等化水平。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二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力争实现全国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所、在家能洗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三是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控制艾滋病疫情在低流行水平,控制血吸虫病实现传播阻断,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基本消除麻风病、疟疾以及重点地方病危害,重视精神卫生,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落实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主体责任,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四是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改善贫困地区妇女儿童营养状况。五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四)进一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做好与基本医保制度的衔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积极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报,方便群众就医。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

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广中医药标准和适宜技术,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特色服务。保护和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六)支持推动医药科技创新

  构建新型国家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和适宜技术推广体系。实施精准医学研究计划,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在干细胞、生物芯片、基因组学、手术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技术与应用等领域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实现主要医疗设备、创新药品、高值耗材等进口替代。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工程,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推进远程医疗建设,实现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七)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逐步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促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探索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医疗旅游。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