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内搬迁三次 复旦大学才在北碚安家

29.08.2015  08:11

抗战期间复旦大学旧址(重庆北碚区东阳镇夏坝) 重庆晨报航拍工作室记者 鞠芝勤 苑铁力 摄

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报道

在北碚区东阳镇夏坝峡谷边,一栋崭新的黄色两层楼让人眼前一亮,大门上方一块“国立复旦大学”的牌子更是引人注目,这就是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从1938年2月到1946年5月,2000多名复旦师生在这里度过了抗战岁月。

昨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张荣祥说,复旦大学在北碚期间,聚集了全国众多著名专家来此教书,如陈望道、顾劼刚、孙寒冰、童第周等。“老舍和梁实秋都是复旦大学的客座教授。

荣耀 一楼一墓见证复旦抗日救亡之路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位于北碚区东阳街道夏坝,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张荣祥说,目前,位于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旧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登辉堂,它是复旦大学内迁重庆之后新建的第一幢小礼堂,是当时复旦标志性建筑,以复旦大学老校长之名命名。

这栋明黄色的两层小楼,经过陈列布展,如今已成为复旦大学抗战史的陈列馆。在这个陈列馆内,204张珍贵历史照片,30余件文物和文献资料,30余件文物代用品,详细展现了复旦师生在北碚艰苦治学、爱国抗日的历史。

旧址的第二部分为寒冰墓,位于登辉堂右后侧,是为纪念1940年5月27日在日机轰炸中不幸罹难的复旦大学教务长、法学院院长孙寒冰教授。

作为复旦大学内迁重庆之后的见证者,这一楼一墓永远向人们讲述着70多年前复旦大学师生们在这里授课求学、抗日救亡的故事。

艰困 辗转一年从上海迁到北碚夏坝

张荣祥说,从“八·一三”抗战起,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校舍就在日军的炮火下被击毁了。有着几十年文化历史的复旦不得不和当时绝大多数高校一样,踏上了内迁之路。

1937年9月,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吴南轩带领百余名学生迁往江西庐山。当时,复旦的重要档案、文件、部分贵重仪器、图书和设备被分装成10个大木箱,从淞沪铁路江湾火车站出发,浩浩荡荡向江西方向进军。在江西停留两个多月后,12月,南京失守,江西吃紧,复旦师生继续内迁到了贵阳。

在贵阳短暂停留之后,复旦师生们再次开始了迁移之行,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抗战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重庆。

最终,复旦大学抵达了北碚夏坝,在这个风景秀丽、有着江南苏杭之风的地方正式落脚。在重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复旦以北碚对岸夏坝数百亩土地为校址,开始了它在北碚的8年教学生活。

重生 他们在嘉陵江边建起美丽校园

张荣祥说,当时的夏坝还很荒芜落后,建校之初,复旦师生借庙宇、祠堂、农家民房作为教室、办公室或者宿舍,一边治学一边建设校园。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久,一个清新整洁的校园出现在嘉陵江边。

张荣祥说,据复旦校史资料记载,夏坝沿江铺有通衢大道,夹道梧桐成荫。独立牌坊式校门之内,以登辉堂为基准,相伯图书馆、寒冰馆、新闻馆、青年馆等一字排开,皆坐东朝西,面向嘉陵江,还有4幢教室、4幢女生宿舍、6幢男生宿舍、一座食堂、6幢教授宿舍……

在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以乐观的精神刻苦治学。张荣祥说,当时学校教室里的桌凳数量有限,不敷应用,使复旦大学的学生养成了早到的习惯,学校图书室是两间仅能容纳师生20多人的当街小房子,成天嘈杂不堪,参考书籍、报刊杂志很少,用功的学生也得赶早抢先。

由于那个时候当地还没有电灯,晚上除了宿舍可领到两人共一盏的煤油灯外,全校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漆黑,学生们只好在拥挤不堪的寝室内自学。对知识的渴望,让复旦大学的学子们养成了诚实朴素、勤奋刻苦、严谨好学、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

求知 名流云集复旦校园传道授业解惑

张荣祥说,复旦大学在抗战期间设有文、理、法、商4个学院和两个专修科。当时全校师生共约2000人。抗战时期,虽然重庆连年处在日机的轰炸之下,但在这个山水之畔的校园里,仍然是名流大家会集。

张荣祥说,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曾一度兼任法学院院长,还在课余之暇主编《文摘》刊物。他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风正派,生活俭朴,对学生亲切热情,诲人不倦。处理学校教务,井井有条,极受学校师生的尊敬。

而学校的训导长陈望道也是一位进步人士,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在于右任校长的领导下,同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萧楚女等共产党人在上海大学任教,曾为唤起民众、组织民众、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积极开展活动。

张荣祥说,当时复旦以商学院、经济系、新闻系著称,该院、系的教授多半是专家、名流,有马寅初、潘序伦、卫挺生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增聘了大批著名学者和作家,如周谷城、陈子展、洪深、曹禺、靳以、马宗融、潘震亚、李仲珩、严家显、吕振羽、邓广铭、梁宗岱、张志让、秉志、吴斐丹等等。另外来校讲学的还有潘梓年、翦伯赞、老舍、姚雪垠等名流。

链接>

求学授课之余 师生积极抗日救亡

复旦大学历来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广大进步师生曾多次参加爱国运动,如“五四”、“五卅”、“一二·九”、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等。张荣祥说,1937年,复旦大学由上海西迁重庆后,学校的进步师生仍保持固有革命民主作风,在抗日救亡爱国思想的引导下组织过各种活动。

内迁北碚夏坝的复旦进步师生为了使学校附近的贫民能有求学的机会,举办了民众夜校。夜校由郑彦梅、刘丽群等几位同学负责,另有教员10余人,夜校不但不收学费,还发课本和笔墨纸张,报名者十分踊跃。张荣祥说,夜校由于经费短缺,下大雨时室内滴漏成泽,煤油灯光暗淡,桌椅破烂歪斜……但教员们一致认为办夜校是抗日救亡工作的一个内容,并同情那些无钱上正规学校的老百姓,所以,他们都能不辞辛劳,甚至还要贴上一点钱,坚持教下去,这种爱国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除此之外,复旦师生常参加校外的社会活动,张荣祥说,当时每逢“七七”抗战周年时,师生们便会乘船渡过嘉陵江到北碚市区参加纪念活动。除了开纪念会外,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内容主要是作抗日宣传。

同时,复旦大学每年要在北碚广场开大规模的运动会,有时连开两三天,主力军由复旦师生领衔,另有附近的两江体育专科学校、药学专科学校、立信会计学校及兼善中学等的师生参加,气氛十分活跃。

抗战进入中期后,国力维艰,复旦师生们时常举行义卖活动,将售款全部捐献给抗日前方。这种活动既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又支援了抗战前方。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