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铁栏会强化学生心中的阴影

22.04.2015  05:41

河北衡水二中全面安装铁栏,网友发微博称,为了不让学生跳楼,真是下血本了!据悉,衡水二中去年10月一名高三女生从学校六楼跳下,今年3月又有一名高三学生跳楼,均经抢救无效死亡。(4月21日大众网)

谁都知道,决定一个人自杀的是心,一旦心已枯死,外物是挡不住的。除了跳楼,自杀的方式实在太多,防不胜防。全面安装铁栏,最多能在自杀事件(我祈祷千万别重现啊)发生后减轻校方的责任,而对学生安全,起到的恰恰是反作用:铁栏,一种心理阴影——集中营式的囚禁,从此伴随着衡水二中的孩子们。

即便是“以学为主”的孩子,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有多种交流才能健康成长。完全封闭的集中营式的教学,相当于剥夺了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的各种感觉,是有损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感觉剥夺”实验:假期里,招募20名健康开朗的大学生,每人进入一个单独的实验室,不能带任何东西,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身上有类似脑电图、心电图检查的传感器。这里温度适宜,传送带会按时送来可口的饭菜。报酬是几何级数增加,如第一天100美元,第二天则是200,第三天400,第四天800美元……实验开始后,虽然没有任何可看可听的东西,大学生还是很快过了第一天,回顾一学期的得失,想想远方的亲人,琢磨下学期的计划,等等。第二天,大家继续空想,但似乎能想的东西越来越少,开始觉得不舒服,到第三天,似乎没什么好想的,开始变得烦躁,但看在钱的份上,继续坚持。第四第五第六天,陆续有人退出,因为出现了错觉、幻觉、紧张、焦虑、恐惧。第七天,只剩下2人,心理学家赶忙终止了实验,因为心电图脑电图显示,被试者产生了许多病理心理现象,有的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而过后,这些大学生经过数十日才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表明: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衡水二中的模式,原本就是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如“只要读不死,就往死里读;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然长眠”之类的标语,让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学习。而现在,又用有形的铁栏,把孩子们与世隔绝,完全泡在题海里。水多泡倒墙,孩子也被泡得内心苍白。

同样因铁栏而闻名的是一些血汗工厂,铁栏也是为了防止员工自杀。衡水二中的孩子被剥夺得只剩下学习,血汗工厂员工被剥夺得只剩下工作。封闭的环境里,他们都只有生存空间,极少生活空间,更少发展空间。枯燥单调的时间久了,真的可能崩溃、自杀!

有一句教育名言说,“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的内容之后,剩下的才是教育的成果”,对于衡水二中的学生,他们走出校门后会剩下什么呢?如果真的是孤僻、压抑、郁闷甚至恐惧,那以后疗伤的时间将会很长,即便他们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也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我们永远无法以铁栏来防范一个有心寻死之人。而要做好防范,唯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重庆晨报评论员 胡伟文

教学楼装护栏是学校现实的选择

对衡水二中加装铁栏的争议,应该是教育模式,而非过分指责学校。教学楼加装护栏,不过是现实中对安全的过分强调而衍生的“最优”选择。

学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发生的学生在校园门口遭袭击、春游出事故、学生跳楼事件,让学校负责人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学生跳楼死亡事件为例,根据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如果因未尽到教育、监管职责致使学生发生跳楼等事件的,学校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关键是,实践中并无认定学校是否尽到责任、尽到何种程度责任的明确规定,造成了出现意外则认定学校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责任这种以结果反推过程的混乱做法。而且,此类事件既是学校的丑闻,也是地方的丑闻,加上家属为获得高额赔偿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制造影响,因此,均是用财政资金满足死者家属诉求,尽快平息事态。财政买单后,当然也会给学校带来影响,譬如扣减相应教育经费或推迟对经费的拨付或者教育部门的领导受更高层领导的“特别关注”。

出现此类事件,对学校负责人的影响可能是更直接的,如果认定为学校监管教育不力,校长等直接责任人必定会受到责任追究。于是,除了心理疏导,加强说教等效果不明显的措施,给教学楼加装护栏则是最能立竿见影的手段了。何况,加装护栏的费用相比于学生的安全,相比于万一发生意外后对死者的赔偿和校长的前途,根本算不上什么。

除此之外,学校春游事件则或多或少体现出当前对学校负责人的苛刻。譬如学校组织春游途中发生车祸等意外,要是租用的车辆没有资质,对学校追责无可厚非。而实践中,纵使学校选择的是资质齐全的正规公司的车辆,校长也会成为“替罪羊”。由此,为了自我保护,取消春游是最好的方法。

当然,这并非否定校园安全、学生安全的重要意义。谁都知道,安全的警钟需要时刻长鸣,事故的防范不能丝毫松懈。但在安全事故问责上,能否更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让校长等负责人少些因不确定因素、不科学问责所带来的无妄之灾,方能让教育少些束缚,回归本质,让教师更放松,让学生更快乐。史洪举(法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