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圆满完成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资源建设培训

21.01.2015  20:01
    【供稿/张艳旎】近日,为期15天的2014年“国培计划”重庆市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资源建设培训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圆满结束。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副处长田伟、重庆电大继续教育学院项目组成员及全体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
  本次培训立足幼儿教育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以“小班动作发展训练活动”为主题,分为集中研修和园本研修两个阶段,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全程采用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构建起基于微课程特点的“双导师制”微循环培训模式,实现了五个创新。
  一是创新学员选送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次培训根据培训的目标要求,对参培学员提出了三个明确要求,有小班教学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及擅长绘画。参培学员必须满足其中两条要求才能具备培训资格。我校对报送学员进行了严格资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返回当地教委进行重新派送。这不仅保证了学员水平的一致,更能有效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创新培训教学方式,变讲授主导为实践主导。本次培训共计15天,其中3天为微课程的理论探讨,3天为幼教资源建设专业任务探讨,3天为教师专业成长交流,6天为资源制作的实践练习。同时采用双导师制形式,既设置了技术指导教师,又设置了专业指导教师,同步对学员的资源建设提供指导服务。
  三是创新培训课程设置,变面面俱到为重点突出。主题是“小班动作发展训练活动”,培训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培训,建设一批小班动作发展训练活动有效策略的微课程资源。因此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减少了幼教的理论,政策或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技巧等无关课程。重点突出了微课程制作技巧,小班动作发展训练策略,辅助以少量的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从而真正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创新培训管理方式,变机构主导为学员主导。本次培训在学员进校第一天就通过分组,建立起学习共同体,每组设置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完成课程任务和培训任务。由于资源建设的最终成果将由学员自己完成,他们参与确定资源内容,探讨资源形式,参加资源制作,因此本次培训真正实现了学员的自主管理,学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培训主体。
  五是创新资源呈现方式,变单一成果为多元成果。针对我市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幼儿园占比较大,贫困地区幼儿园设施设备欠缺的特殊情况,我们分别制作了3种不同形成的微课程资源。即视频微课程资源1套,PPT微课程资源1套,图片微课程资源1套,从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需求。

  田伟在结业现场对参培学员的辛勤付出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并对他们的资源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他肯定了我校在幼师国培项目上具有创新精神,已成为全市的品牌培训项目。【责编/邓晶晶】